她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見到林黛玉的時候。黛玉年紀小,長得也可愛,身邊的人總會對她有一種下意識的保護欲。她開始反思,是不是在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因為這種保護欲,她并沒有真正将林黛玉視為與自己同級的“競争對手”。所以現在聽到黛玉考得這麼好,甚至超過了自己,才會這樣驚訝。
她感到自己的手依然在微微顫抖。深呼吸,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不要再糾結于結果。
她本想保持自己的步調,繼續做今天該完成的學習任務,但是手伸進桌肚裡,又忍不住把上周考試的試卷再次翻了出來。
這是一疊字迹工整的試卷,并沒有多少錯題,應該修正的地方也已經全都認真用紅筆改過了。她從不把錯誤留到明天,在知道答案的當天試卷就已經修訂完成,錯題本也做得很完善。她一直相信,成績隻是不那麼重要的結果,把錯誤的過程訂正完畢才是最重要的。
但她依然久久望着自己的卷子,感到自己的心已經亂了。再怎麼刻意暗示自己并不在意這次的成績,也無法掩飾她心裡一直在想這件事。這件小事。
她在位置上坐了半晌,她決定順從自己的内心。她想要擠進人群,去布告欄對比一下自己和黛玉的成績。還想要鼓起勇氣,冒着被拒絕的風險找黛玉把試卷借給自己參考。
但是還沒等她的勇氣從心中流到腳尖,她聽見上課鈴聲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她胡亂地壓下心中的思緒,甚至莫名有一絲松了口氣的感覺。薛寶钗拿出筆記本,準備繼續認真聽課。
發成績的日子就這樣波瀾不驚又暗流湧動。至少,所有學生都知道了林黛玉的名字——有個來自江浙省的學霸,第一次入學考試就超過薛寶钗、史湘雲等之前就小有名氣的本市學生,考了年級第一名。
而處在漩渦中心的黛玉本人卻對此并沒有什麼察覺。
自從學會了使用手機,她就像猴子進入了現代社會,發現世界上居然有如此多發表意見、分享見解的場合。
她目前最常使用的社交軟件是秋秋。在同學們的指導下,她加了好友,開了秋秋空間,還關注了校園牆。現在每天晚上她都會定時打開空間,給朋友們點贊,自己也偶爾會發一些生活随感。綠信上因為有媽媽他們在,所以不敢太過放肆。
前兩天,紫鵑又給她推薦了一個網站,叫做“海棠詩社”。雖然名為詩社,但實際上它是一個女頻網絡文學網站,站内包羅萬象,既有各種風格的原創小說,又有獨立的同人專區。
紫鵑熱情地向黛玉安利了許多她覺得好看的小說。
黛玉從前很少看通俗小說,從學校圖書館裡借來的言情小說都覺得新奇。這下知道了“海棠詩社”,更是快樂地沉迷其中。不過她天生人就聰明,自制力也比較強,上課效率很高,認真聽課的時候并不會開小差。他們現在學習的知識也還相對比較簡單,所以她每天都趁晚自習的時間高效地将課業完成,把回寝之後的時間騰出來集中精力玩手機。
但人的精力依然是有限的。黛玉明顯感到自己這兩天似乎太過于投入,時間不是花在學習就是去看文,同周圍同學朋友們的聊天時間都少了。比如寶钗,這兩天就明顯有些悶悶不樂的,她也不太清楚是什麼原因。
中午一起吃飯的時候,她和紫鵑也主動鼓起勇氣問寶钗,最近是不是有什麼心事。但寶钗隻是笑笑,讓她們不要擔心,并沒有要向黛玉她們傾訴的意思。
可能是自己和紫鵑看起來太年幼,并不能成為一個可靠的傾訴對象吧。也有可能她們目前還沒有熟到可以談論一些更加深入的話題。既然寶钗并沒有向她們求助,或許是這個問題需要時間給她自己消化。黛玉就這麼胡思亂想到了上課的時間。
她掏出這節課要評講的試卷攤開。
*
夜晚,薛寶钗坐在宿舍的凳子上,把帶回來的試卷攤開。
這一科是自己和黛玉差分最多的語文。她看着自己的字迹,心裡卻完全沒有把内容看進去。紫鵑去洗漱了,黛玉已經在床上找了一個舒服的姿勢坐着玩手機,隻有自己還在寒窗苦讀。有那麼一瞬間,她也會想,自己做的這一切究竟是不是值得的。
現在并不是想這些的時間。她轉頭朝黛玉問:“黛玉,可以把你的語文卷子借給我看一看嗎?”
黛玉聞言,似乎有些高興能幫上她的忙,很快答應她:“沒問題呀。我的卷子都帶回來了,在桌子上,你自己拿一下吧。”
聽了她的話,寶钗先是開心的。今天白天黛玉才果斷地拒絕了想要借她的卷子做參考的賈寶玉。現在這麼爽快地就答應自己,說明黛玉還是把自己當好朋友看。
但是,她又設身處地想,如果今天是黛玉考了第二名,來找她借卷子,她雖然還是會借,但是并不會像黛玉這麼毫無芥蒂。她感到自己下意識會猜忌對方是不是想要從自己的試卷裡揪出什麼錯處,改變排名。想到心裡,她有些愧疚,感覺自己是一個小氣又想裝作很大方的人。這樣挺不好的,但是她無法克制地這樣想。
她沉默地拿起黛玉的試卷,道謝之後回到自己的書桌前。
她知道黛玉什麼都沒有做,是自己想得太多,但是她一下子沒有辦法完全擺脫這種對黛玉複雜的心情。
她拿起筆。事已至此,過去已經無可改變,她決定自己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用知識把這些胡思亂想全都趕出自己的腦海。
不如,每天回到寝室之後再做半小時的練習冊吧。相信努力一定會有回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