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杏月又說了自由身的諸多好處,她們在府裡這麼多年,哪怕放出去了也是有侯府當靠山的,日子過的自然也不會太差。
馮大娘聽了便開始心動,這時候再聽到元婆子這麼說,就搖搖頭,“還是算了,我家蘭姐兒是個沒有成算的,哪天被人賣了都不知道,咱們還是老老實實當差的好。”
元婆子看馮大娘不像是說假,倒是奇了,不過也沒有再勸下去。
西瓜子吃了一通,幾個婆子都有些口幹舌燥,各自去茶房裡倒了水,這才散了。
東西兩府的園子是挨着的,原先國公爺在的時候,兩個園子中間還有小門,兩府之間來往也比較多。
後來國公爺一去,老太太就找了個過得去的理由,讓人把園子給封了起來。
那邊西府二老爺是庶子,老太太說什麼自然應什麼,可這般打臉,西府那邊也是憋着氣,走動就少了許多。
中間的那片竹林,長勢頗好,來往的人卻幾乎沒有。
馮大娘徑直往那片竹林走去,原先不知道那竹筍能吃,白白便宜了那麼許多東西,尤其是做出來滋味那樣好。
她一邊挖,一邊想着回頭再讓林杏月做了那筍子炒飯來,就是酸辣筍絲也得多腌制一些。
她還沒有吃夠。
林杏月把兩鍋豆漿都做成腐竹之後,就去了小廚房上差。
可能是因為晌午要吃豬骨湯的原因,小廚房比以往熱鬧不少,幹活的時候丫鬟婆子都是在說說笑笑。
瞧見林杏月過來了,趙嬷嬷嚴肅的臉上和緩了一下,指了旁邊的湯餅讓她扯到鍋裡。
旁邊的松姐兒等趙嬷嬷背過身去,就壓低了聲音問林杏月,“你都告假了,還來做什麼,在家裡歇着不好?”
“左右家裡也沒什麼事。”
松姐兒嫌林杏月木讷,連偷懶都不會,小廚房活計這麼多,每天天不亮就要是過來,合該多歇息幾天。
尤其帶着她們的趙嬷嬷不好說話,她頭發總是梳的一絲不苟,衣裳洗的幹幹淨淨,一雙吊梢眼瞧着就厲害,哪怕隻闆着臉也能吓得她們這些小丫鬟戰戰兢兢。
松姐兒家裡有好幾個女兒,最有出息的那一個在正院周大娘子跟前當差,雖然是個二等丫鬟,可比她們不知道強了多少。
松姐兒總是羨慕的不行,埋怨她娘當時沒有托關系,讓她分到了小廚房裡。
哪怕是去大廚房也比小廚房好,好歹那裡是給主子做吃食的,指不定哪天就得了賞賜。
一旁的趙嬷嬷把兩個人說的話都記在了心裡,瞧見時候不早了,就讓兩個人動作再麻利一點,“今兒個過來吃午食的定然都早,咱們别誤了工夫。”
且今兒個來的人也要比往日裡多上不少,林杏月和松姐兒兩個人不敢馬虎,手上的動作都快了起來。
湯餅和後來的面條類似,時下初一、生朝、六月伏日還有小兒出生後三日①,都是要吃湯餅的,有的人家會專門做了湯餅會來宴請。
林杏月之前就經常做了手工面,在小廚房又學了時人是如何做湯餅的,拉出來的湯餅長度薄厚都十分均勻。
趙嬷嬷再一旁看着就滿意的點了點頭。
湯餅才下了鍋沒多大會兒,平日吃飯的地方已經熱鬧起來,趙嬷嬷出去看了一圈,回來就催促她們快一些。
豬骨熬了這麼長時間,已經湯汁乳白,不過就像那婆子說的,裡面的膠質偏多,肉偏少,香味就沒有那麼濃郁。
有舌頭特别靈敏的,喝上一口這樣的湯就能嘗出來,再和旁邊的一說,就都知道和早上的那饅頭一樣,是孬貨。
“不都說二房吳娘子是個厲害的,二郎君院子裡的丫鬟婆子都敢換,什麼時候把這廚房的人收拾了才好。”
“那可不容易,廚房裡的人都是人精似的,給主子吃的和給咱們吃的能一樣?再說吳娘子頭上是周大娘子,周大娘子頭上還有老太太,還有大房何娘子在旁邊盯着看,她手怎地能伸那麼長!”
有愛說閑話的婆子丫鬟,吃飯也在那裡小聲嘀咕,也有嘴嚴不和人來往的,忒看不上這些在背後議論主家的,坐都不和這些人坐到一塊兒去。
還有平日裡不怎麼出現在小廚房裡的丫鬟婆子,地位稍微高一些的,身邊少不了就有不少人去巴結,小廚房一時之間亂哄哄的熱鬧成一團。
林杏月一直在給人舀着湯餅,有喜歡蔥末胡荽的就放上一把,喜歡辣的就再撒上一些茱萸粉,趙嬷嬷在另一邊給小厮們打飯,松姐兒瞧了個空蕩就把差事甩開,偷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