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她把着沈蕙的胳膊使勁一劈,給後者吓得猛然轉過腦袋不敢直視,隻聞輕輕“咔嚓”半聲,疼痛卻并未如約而至。
沈蕙睜開眼,下意識使勁揉搓手背,生怕哪裡随那裂成兩半的土磚一同碎掉了,可細心觀察半晌後,她驚呼道:“磚塊被提前破壞又粘好過。”
“不然呢,你真以為你吳奶奶鋼筋鐵骨啊。”吳廚娘被她炸了毛的貓般的模樣逗笑。
“純坑蒙拐騙啊。”她無可奈何。
“粗俗,怎麼是坑蒙拐騙呢,這叫動腦子。”吳廚娘講得繪聲繪色,“這招在我學過的招式裡,不過雕蟲小技,最厲害的是一種滾油撈鐵鍊的把戲,除卻撈鐵鍊,我還會讓白紙上顯現天書、命令蟲蟻組成祥瑞之句。”
沈蕙一拱手:“煩請大娘賜教。”
“除此之外,我記得你希望你妹妹同我學些花拳繡腿強身健體,拳法劍法我不通,但棍法我會一些,倒是能教教你們。”吳廚娘伸出掌心,“隻是這......”
“阿蕙明白,您請笑納。”沈蕙早有準備,遞上隻小錢袋。
因還想給六兒七兒帶生煎包,她隻先與吳廚娘定下個章程,沒立刻投身雜耍大業中。
“六兒七兒,快趁熱吃。這裡面有汁水,先咬一個小口慢慢吸掉湯汁,否則會燙嘴。”回獸房時,兩個小丫鬟探頭探腦,急忙拉上沈蕙進屋,她見此,便知有事,“怎麼了?”
七兒打開食盒,眼睛卻盯着沈蕙,閃爍光芒:“姐姐你終于回來了,否則要錯過一場好戲。”
“用午飯前,小梨去了自己親娘那,拿來兩盤肉食送給孫婆子,誰知孫婆子忽然大發雷霆,一面砸了盤子,一面罵小梨全家忘恩負義。”六兒順着她的話往下解釋。
“呸,小賤胚子生得下賤丫頭,我從前管采買時你們逢年過節便來孝敬我,你娘左一個孫姐姐又一個孫嬷嬷得叫我,如今我落魄了,送我不吃的豬肉來,快滾。”解釋過後,六兒一變臉,虛虛向她臉邊扇去,扮孫婆子的刁鑽狀。
七兒嘤嘤捂臉,學小梨啜泣:“幹娘我錯了,我家自大嫂誕下孩子後多了個人吃飯,入不敷出,這兩盤肉食還是我娘不舍得吃,特命我送您的。”
“你大哥是馬夫,你大嫂在管着園子,兩人的月錢加起來能有一兩多銀子,莫不是誰偷偷去賭坊了,才養不起個孩童。”六兒雙手叉腰,一字不落。
“幹娘,您可别血口噴人嗚嗚嗚。”七兒愈發做作,以袖掩面,肩膀顫抖。
沈蕙看不下去,手持兩雙筷子一邊戳起一個生煎包,笑着去堵她倆的嘴:“行了你們兩個,真是說學逗唱樣樣精通,好不促狹,留在獸房當真屈才,不如去演參軍戲吧。”
參軍戲是雜戲的一種,一人扮醜一人逗弄那人,前幾日沈蕙閑來無事被吳廚娘帶着去戲場看過兩次,倒也有趣。
“我們去演參軍戲,誰來替姐姐辦事呀。”七兒嫌生煎包燙,斯哈斯哈吹氣。
六兒跟她一唱一和:“就是就是,外面可沒有姐姐日日帶好吃的給我們。”
“阿蕙姐姐在嗎?”正說着,忽聞小梨敲敲門,嗓音艱澀,顯然是才哭過,“姐姐...聽說你提着吃食回獸房了,吃完了嗎,我幫你送食盒。”
“多謝你了。”沈蕙遣六兒去迎她進來。
六兒沒甚好臉色:“快走,姐姐吃完東西要練字,沒工夫搭理不相幹的人。”
然而沈蕙思及段姑姑的話,壓下不耐,挂起和善做戲,“六兒,你何必這般兇,小梨妹妹本就受了孫婆子欺負,我們再對她不好,傳出去,顯得獸房衆人有多難相處似的。”
她輕輕朝六兒眨眼。
六兒會意,故作不忿,拉上七兒氣哼哼地走了。
“不會傳出去的。”小梨怯怯地瞥了六兒一眼,“平日裡六兒姐姐待我也很好。姐姐,六兒姐姐是生我氣了嗎?”
沈蕙撇嘴,佯裝惱怒:“哼,她性子就那樣,你切莫在意。”
小梨默默颔首,笑容乖巧,可眸中略晦暗不明。
—
重陽将近,滿王府辛辣的茱萸香,終年不怎麼擺盆花的甯遠居裡難得的□□簇簇,燦若明霞,給幽靜樸素的院落平添些許生氣。
“妾身拜見王妃。”府裡後院并無晨昏定省的規矩,楚王妃隻偶爾會在每月十五的清晨見上衆妃妾一面,若無事,崔側妃倒也懶得請安,如今一來甯遠居,實屬稀客。
“我命田女史送去的貴女名冊你可有看,看中了誰?”楚王妃沒刻意立威,反而引她去帷幕内說話,一番家常姿态,“雖說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二郎一直養在你膝下,你身為養母,你的意見與我這個做嫡母的同樣重要。”
“妾身不敢僭越。”但崔側妃破天荒地恭恭敬敬,又一福身,“但論未來兒媳的出身,妾身還是想親上加親。”
“也好,你選定了誰家的女兒?”楚王妃唇角親和溫柔的笑意略真幾分。
崔側妃遞上名冊:“是妾身堂弟之女,這位堂弟乃妾身伯父西平侯的第三子,外任壽州司馬。其女和二郎同歲,善詩書,性情柔婉,與二郎倒是志趣相投。且她不長于壽州,而是自幼養在妾身祖母膝下。”
壽州司馬官居正五品,以其剛至而立之年的歲數,也算仕途順遂、前途無量。
“你祖母盧老夫人的母親乃太.祖親妹妹,老夫人幼年時得太.祖皇帝疼愛,二郎能娶到得她教導的重孫女,是二郎的福氣。”楚王妃目的達成,倒不再繼續阻攔。
論這門婚事,她本就沒準備真讓二郎君娶了崔側妃那七品小官二堂弟的女兒,事先放出消息,不過是攻心而已。
楚王妃放下茶盞,握上崔側妃的手,目光裡含帶些安撫與感激:“如此,明日重陽節宮宴後,我會請皇後殿下将婚事禀告陛下。之前,皇後殿下便和我說過,希望府中早日給孩子們定親,也好用喜事沖一沖病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