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遠恭敬地接過題目,略一思索便開始作答。
他從“為政以德”切入,引經據典,層層深入,最後歸結到“君子務本”的觀點上,一氣呵成。
趙常林聽完,眼中閃過贊賞之色:“好一個‘君子務本’!”明軒的這位同窗的确不簡單。
趙明軒得意地笑了:“父親現在信我了吧?修遠的才識在我認識的同齡人中可是數一數二的。”
周林安和張子謙也各自展示了所長,張子謙精于算學,周林安應皇商身份,則對禮制研究頗深。
不知不覺,窗外日影西斜,已是傍晚時分。
“老爺,晚膳備好了。”趙伯在門外輕聲禀報。
趙常林這才驚覺時間流逝:“聊得盡興,竟忘了時辰,諸位賢侄一同留下用膳吧。”
李修遠想起顧笙還在小院等着,便道:“多謝伯父美意,隻是家中還有人等着。”
“哦?”趙常林略顯驚訝,“李賢侄還有親眷陪同赴考?”
趙明軒連忙解釋:“父親,修遠的家人擔心他獨自外出考試,所以他的未婚夫也一同來了,今日留在家裡。”
李修遠補充道:“他是我未過門的夫郎,名喚顧笙,平日照顧我們起居。”
是位哥兒?趙常林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但很快恢複如常:“既如此,便讓下人跑一趟,告知一聲便是。”
李修遠感激地行禮:“多謝伯父體諒。”
晚膳設在花廳,菜肴精緻豐盛,席間,趙常林又問了些朝中時事,李修遠皆能言之有物,引得趙常林連連稱贊。
“李賢侄才華橫溢,此次童試必能高中。”趙常林舉杯道,“老夫先預祝你們金牌題名。”
李修遠連忙起身回敬:“承伯父吉言,學生定當竭盡全力。”
正當賓主盡歡之際,花廳的珠簾忽然被掀開,一個身着淡粉色襦裙的少女走了進來,她約莫十五六歲,眉目如畫,舉止端莊。
“父親,女兒不知有客......”少女見到生人,頓時紅了臉,想要退出去。
趙常林招手道:“無妨,月芸,來見過你兄長的同窗。”
趙月芸款款上前,向四人行禮,當她擡眼看李修遠時,目光不禁在他俊朗的面容上多停留了一瞬,臉頰更紅了。
“這是小女月芸,平日嬌慣壞了,讓諸位見笑。”趙常林笑道。
李修遠三人連忙還禮。
趙月芸退下後,晚膳繼續進行,但李修遠注意到趙明軒的神色有些異樣。
離開趙府時已是戌時,趙常林親自送他們到二門,又特意對李修遠說:“賢侄若有閑暇,可常來府上讨論學問。”
李修遠恭敬應下,四人出了趙府大門,趙明軒突然拉住李修遠,低聲道:“修遠,我妹妹她......似乎對你有意。”
李修遠一愣,随即正色道:“明軒,你知道我的心意。”
趙明軒歎了口氣:“我自然知道,隻是我這小妹從小嬌縱慣了,她看上的東西,必定會想方設法拿到手,你今後注意些。”
李修遠點了點頭。
四人回到小院時,顧笙正在燈下繡着什麼,見他們回來,連忙放下針線:“可算回來了,我熱着粥呢。”
李修遠走到他身邊,看見他指尖有幾個細小的針眼,心疼地握住他的手:“不是說了不必等我們?”
顧笙抽回手,耳根微紅:“我、我隻是睡不着。”
周林安打了個哈欠:“我們先去歇息了,明日還要早起溫書。”說着三人相互拉扯迅速溜進了廂房。
李修遠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包遞給顧笙:“趙府廚子做的桂花糖,想着你愛吃甜。”
顧笙接過,小聲問道:“對了,你們今日拜訪趙大人,可還順利?”
李修遠點頭:“趙伯父為人正直,學問淵博,給了我們不少指點。”他頓了頓,沒有提及趙月芸的事,“他還邀我們常去讨論學問。”
顧笙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有趙大人指點,你們一定都能考得更好。”
另一邊,趙月芸回到閨房便急不可耐地問丫鬟:“事情可都打探清楚了?”
“小姐,穿青衫的那位公子姓李,名修遠。”桃紅答道。
“李修遠,”趙月芸喃喃重複,手指無意識地絞着帕子,“其他的呢,他家世如何,可有婚配。”
“小姐,”桃紅猶豫道,“奴婢剛才聽說,那位李公子好像已經定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