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趙府的馬車。”阿福小聲說,“看這規制,應該是女眷出行。”
顧笙連忙退到路邊。
馬車經過時,窗簾微微掀起,露出一張明豔的臉龐,顧笙不經意間與那少女四目相對,對方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即簾子又放下了。
“那是趙家小姐。”阿福低聲道,“趙通判的掌上明珠。”
顧笙點點頭,沒有多想,繼續他的市場考察。
他不知道的是,馬車裡的趙月芸已經認出了他——昨日她去小院,曾遠遠看到過這個為李修遠忙碌的身影。
“桃紅,”趙月芸放下簾子,“去查查那個穿青衣的哥兒是什麼人。”
“小姐,那不就是......”
“我知道他是誰。”趙月芸低頭絞着手帕,沒了剛才的好心情,“我隻是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讓李公子如此傾心。”
而此時,顧笙已經逛完了集市,正打算去茶樓看看。
阿福建議道:“城東有家‘清茗軒’,點心做得極好,不少文人雅士都喜歡在那裡聚會。”
“那我們去看看。”顧笙興緻勃勃地說。
兩人剛走到茶樓門口,卻聽見身後傳來一個清脆的女聲:“這位公子請留步。”
顧笙回頭,驚訝地發現叫住他的正是剛才馬車裡的那位小姐。
趙月芸帶着得體的微笑走上前來,身後跟着丫鬟桃紅。
“公子可是姓顧?”趙月芸微微欠身,舉止優雅。
顧笙連忙回禮:“在下正是顧笙,不知小姐......”
“我是趙明軒的妹妹。”趙月芸揚起下巴,唇角挂着矜持的淺笑,“方才在集市上見到公子,覺得面善,沒想到真是二哥的朋友。”
顧笙微微一怔,随即行禮:“原來是趙小姐,失禮了。”
趙月芸的目光毫不掩飾地在顧笙身上逡巡——素色棉布衣衫,發間隻一根木簪,腰間連個像樣的佩飾都沒有。
她心中輕哼:果然是個鄉下哥兒。
但很快又恢複了大家閨秀的溫婉,“公子是第一次來州府吧?可還習慣這川州府的繁華?”
顧笙聽出話中刺意,卻不惱,隻溫聲道:“确實初來乍到,讓趙小姐見笑了。”
趙月芸見他這般溫吞,頓覺無趣,“公子這是要去喝茶?”
“是的,想看看川州府的茶樓是什麼樣子。”顧笙老實回答。
趙月芸眼中精光一閃:“那正好,這‘清茗軒’的龍井最是出名,公子既要去,不如賞臉同飲?”
她不等顧笙回應,已轉身朝茶樓走去,裙裾翻飛間露出繡着金線的鞋尖。
雅間内,趙月芸姿态優雅地擺弄着茶具,腕上金镯叮當作響。
“顧公子可知這龍井該如何品鑒?”她将茶湯倒入杯中,故意問道。
顧笙接過茶盞,先觀其色,再聞其香,最後輕啜一口,緩緩道:“湯色澄碧,香氣清幽,入口回甘,當是雨前龍井。”
趙月芸手中茶壺一滞,沒料到這鄉下哥兒竟真懂茶道,她不甘心地又問道:“公子可讀過書?”
“略識得幾個字。”顧笙謙虛道。
“那想必知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了?”趙月芸眼中閃着狡黠的光,“像李公子那般才華橫溢的君子,合該配個門當戶對的淑女才是。”
顧笙手中茶盞一頓,擡眸對上趙月芸挑釁的目光,忽然明白了這場茶局的用意。
他放下茶盞,聲音依舊溫和:“趙小姐說得是,不過婚姻之事,講究的是兩情相悅。”
趙月芸輕哼一聲:“兩情相悅?”
她忽然湊近,壓低聲音,“我爹可是川州通判!若我開口,李公子将來的仕途必定平步青雲,你一個鄉下哥兒,能給他什麼?”
顧笙不卑不亢:“趙小姐厚愛,修遠若知道,定會感激。
不過,他的前程,自有他的才華去掙,應該不需要我兩在這商議如何幫他換取。”
“你!”趙月芸氣結,手中的帕子被她揉得不成樣,她從小到大要什麼有什麼,何曾被人這樣頂撞過?
可看着顧笙平靜的眼神,她竟一時不知該如何發作。
随後,兩人斷斷續續的閑聊,雖沒達到劍拔弩張的地步,但氣氛也不那麼融洽,一壺茶很快見底。
“今日多謝趙姑娘款待,已經出來一段時間,我該回去了。”顧笙起身說道。
“行,今日就到這裡吧,顧公子,希望你能明白,什麼是對李公子最好的選擇。”
顧笙看着在他眼中還未成年的小姑娘,忽然笑了:“趙小姐的好意心領了,不過我還是剛才的回答。”
一想到像趙月芸這樣的姑娘,将來他還會遇到更多。
不僅限于女性,可能還有哥兒......想到這裡,顧笙不免覺得頭疼。
擁有一個過于出色的伴侶,也是件苦惱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