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在西漢庖廚養娃 > 第27章 第 27 章

第27章 第 27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且說季胥想進盛昌裡賣肉餡蒸餅,然她沒忘記納賦那日,在盛昌裡的裡市買東西,萦在身上的不善目光,若是貿然進去,那可真是兩眼抓瞎。

她對盛昌裡半點兒不了解,若說本固裡誰人熟知盛昌裡的内情,自然屬鮑氏無疑,她是盛昌裡嫁到馮家的女娘。

話說這鮑氏,自打吃過季胥做的菹菜炒大腸,那滋味魂牽夢萦,令她陶醉神往。

但徐媪的腕子也漸好,能做飯食了,且馮家也不會日日請季胥來家庖廚,多少費了銀錢,家裡供老三馮恽念書,每年是項大開支,旁的能省則省。

因此鮑氏也隻是心裡頭念着,一直沒得吃。

可巧後日是她娘家阿翁的壽辰,她正對送壽禮為難。

她丈夫馮二便在她耳邊說:“你既覺得胥女手藝巧,不若我們将她請去外舅的壽辰宴上,請她做一席壽宴?也算全了我們的孝心。”

“不好,你不知我那阿翁,面子比裡子大,倘若教他在五十大壽的肴馔上瞧見大腸這樣的賤物,怕是要掀案子,大罵你我不孝,

自然我那些姊妹兄弟,也該嘲笑你我上不得台面。”

鮑氏正因此而愁,這壽禮,得勢派、讨喜,方能體現她的“孝心”。

“那明兒個我找母支些錢,咱們扯一段好布料送去,聽說布肆裡有豫章來的雞鳴布,很是時新,那些上了年紀的鄉紳皆是愛穿的。”

“白甚麼給他花這錢?有這錢不如私下拿去孝敬我阿母,她還能少做些繡活兒,一天到晚的,眼睛都花了。”

鮑氏的阿母,是鮑老爺的一房偏妻,生了鮑氏并她四兄,鮑老爺年輕時将家赀敗得空有個架子,有一房正妻不算,還迎回來兩房偏妻,攏共生了八個子女,子女有的各自嫁娶,每天打擂台,雞飛狗跳,她阿母性子溫順,吃了不少啞巴虧,鮑老爺隻顧自己快活,概不管這些。

鮑氏作為行六的女兒,很是不喜這鮑老爺,奈何如今孝道重,不孝之人要被戳脊梁骨,更甚會被送官審判,坐牢吃苦役的都有,

她面上也須敬重着,就拿這壽禮來說,不能送的太敷衍寒酸,可真要花上數百錢去扯什麼雞鳴布,她的肉兒都在疼哪。

“這事便交給我,保管教鮑娘子這壽禮送的又讨巧又實惠。”

季胥對尋上門來的鮑氏道,原是鮑氏想着季胥在長安待過,能否做些罕見的吃食給她做壽禮,所費銀錢麼,不能超過她給的三十錢。

“隻是要費些馮家後山頭的桑葚、棗兒,和地裡的芹菜。”季胥說道。

“這些自是有的,我這就摘了送來。”

一旁的馮二見她應的爽快,心覺她是胸有成算的,也很是配合。

後山頭的桑葚多的是,馮二這就去摘了一籃子桑葚、棗兒,并一把嫩芹菜來,那桑葚個個深紅飽滿,新鮮欲滴;棗兒熟透了,紅彤彤的;芹菜綠油油的還帶着露水,一看便是經人小心伺弄的。

“若這壽禮送得好,鮑娘子别忘了答應我的事。”季胥道。

她原想探聽盛昌裡的内情,想着做些菹菜炒大腸去與鮑氏交好,聽馮興霸說,當日這菹菜炒大腸的湯汁,都被鮑氏澆飯吃幹淨了。

可巧鮑氏先尋上門來,提了這檔子事,季胥順口就提了自己的要求。

鮑氏道:“你放心,我應你的自然做數。”

這日,鮑氏夫妻坐着家裡的大驢車,去了盛昌裡的母家。

隻見是一座坐北朝南,二進一院的宅子,懸山式的屋頂,下頭排着小小方方的窗棂,鮑家也就這座祖宅看着還闊氣體面了。

内裡,鮑老爺好跟人賭戲,虧空的就剩些田産吃穿嚼用了。

不過他的壽宴仍要風風光光,門口停了些牛車,鮑老爺蓄着短髯,圓臉的橫肉擠在一處,正和進院的客人互相作揖獻酬,一副樂呵呵的模樣。

他那頭頂上裹成圓丘狀的帕頭,乃是大女婿今日才送的壽禮,鮑老爺見那缣帛料子好,遂換了來戴,不少賓客誇耀,他便喜滋滋的。

不過再張手看看這身禅襦,還是陳年細布做的,不倫不類,鮑老爺便有些不大自在,想着,壽禮再收一身好料子的禅襦,便不錯,最好是雞鳴布的,眼下正時新。

“予兒,來了。”

隻見鮑氏和馮二竟坐着輛驢車來了,那大黑驢後頭還是拉的闆車,不似他二女婿,可是帶蓋的轺車,還是用牛拉的,别提多體面,

馮家果真是家奴之後,上不得台面,可馮家這門親也是他應允的,為着這份彩禮能給他還債,因此鮑老爺隻好不冷不熱招呼了一句。

他眼睛不轉向盯着的,是從驢車下來的,鮑氏手中的壽禮,心裡念着,雞鳴布、雞鳴布……

待近前來,隻見那是用柳條子編的,四四方方的食笥,連漆木的笥都用不起,看那小模小樣,裝的也并非布料。

鮑老爺失去興趣,便擺擺手,讓身後賣的隻剩一個的家奴拿進去,看也不看。

“阿翁千歲,長樂無極。”

“外舅萬福,壽比龜鶴。”

鮑氏和馮二還在說些過壽的吉祥話呢,鮑老爺就揮手催他們進去,準備迎接他最後一個,三女婿,遠遠瞧着是輛牛車呢。

鮑氏領着馮二,通往院中,朝東去,直奔東廚去尋她阿母溫氏了。

如她所料,溫氏挽着袖子,洗菜切肉,生火造飯,在東廚忙的腳不沾地,滿頭大汗,連個幫忙的人也無。

鮑老爺的正妻自恃身份高,自然使喚偏妻去做;而另個偏妻是鮑老爺寵愛的,也不會來;至于那些男丁,更是不會近庖廚了,隻有她阿母溫氏,日日操勞三餐,得閑還要做針線換錢。

“那些懶漢,個個充大爺,留阿母一人在這忙活。”

鮑氏怨道,系上蔽膝,幫着切菜,用刀很是娴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