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好像聽到了明朝中期?”李世民臉色有些難看,任誰剛登基沒多久就提前預知國之将亡,心裡肯定都不好受。
“回陛下,确實是明朝中期。”長孫無忌心情沉重地肯定道。
“再看看吧。”李世民長吸一口氣,臉色慢慢恢複正常。
這隻是個開頭,說不定後面會有什麼有用的信息。
-
北宋
秦漢、三國、晉、五胡十六國、隋唐……
趙匡胤十分确定,自己以前從未聽到過“明朝”,那就是後面的朝代了。
“官家……”趙普剛想開口就被趙匡胤揮手打斷。
“繼續聽。”趙匡胤沉聲道。
趙光義在一旁撇撇嘴,将想說的話吞回了肚子裡。
五代時期因武将勢大而動亂不休,如今自己已經吸取教訓削弱了武将的權利,可宋卻依舊亡了,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趙匡胤皺眉。
-
南宋
趙匡胤不知道宋朝的發展,還在思索哪裡出了問題,趙昚卻是心裡門清,他甚至想到了更遠的地方。
大宋對外實在過于無力了,如今朝中主戰派與主和派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要想出戰還得跟大臣們鬥智鬥勇,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大宋處于弱勢,周邊又都是虎視眈眈的異族,将來若是滅亡多半是被從外打破,再現晉時慘狀。
難道靖康恥又要再度上演?趙昚咬牙。
這個明朝,會是異族建立的嗎?
-
明·洪武時期
太子朱标剛去世不久,朱元璋尚還沉浸在悲傷之中,此時突然聽到光幕要講後世之事,心情莫名有些微妙。
他目前已有立皇太孫的想法,隻是還沒付諸行動。
也罷,既然光幕在說明朝事,那就讓他好好看看,他的太孫和後代到底做得如何吧。
-
明·正德時期
朝堂上鴉雀無聲。
“這個龍場,好像有點耳熟。”朱厚照看向楊廷和。
楊廷和聞弦音而知雅意,開口道:“陛下,前兵部武選司主事王守仁貶谪之地就是龍場。”
朱厚照:……
咱這個時候,估摸着也算是個中期了,至于龍場……難道真是王守仁?
這又是曆史名人又是悟道的,難不成被貶一次,王守仁就心灰意冷,直接在龍場出家了?最後還混成了一派宗師?(阿藜:……你腦洞還挺大的。)
不确定,再看看。
-
明·萬曆時期
聽完光幕說的三個詞後,從書卷中擡起頭的湯顯祖會心一笑:“是那兩個人吧。”
【那麼明顯的關鍵詞,應該沒有人會猜不出來吧?是的,本期的主題就是:《唐伯虎與王陽明——同一場科舉,不同的人生》
這可是兩個厲害人物啊!】
唐伯虎:!!!
朱厚照:破案了,真是王守仁。
楊廷和:其實我剛才就是随便舉了個例子……
大臣們:厲害人物,有多厲害?
此時,正在龍場觀看光幕的王守仁莫名其妙打了好幾個噴嚏。
【王守仁,成化八年生人,本名王雲,字伯安,号陽明,浙江餘姚人,世人常稱其為陽明先生或王陽明。明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
唐寅,成化六年生人,字伯虎,後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曾經,由于“思想大家”和“風流才子”這兩個标簽過于深入人心,以至于主播常以為王陽明一直都是沉着穩重的成功人士形象,唐伯虎則永遠是恣意潇灑的風流才子模樣,直到前不久看了一本曆史小說,主播才恍然發現原來唐大才子的人生并沒有想象中那麼順風順水,而陽明大佬也曾有過年少頑皮的時光。
按理說,這倆人幾乎是毫無相似點的,那麼,到底是怎樣的力量,竟讓主播起了把他們放一塊講的念頭呢?
這一切的一切,還得從明孝宗弘治十二年的那場會試說起。】
-
明·弘治時期
要素察覺,弘治十二年。
朱祐樘瞬間坐直。
原來朕是孝宗……等會兒,今年不就是弘治十二年嗎?
所以今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此時,皇城外,正在酒樓裡與人聚會喝酒的唐伯虎莫名脊背發涼。
他想到了這期的标題——同一場科舉,不同的人生。也就是說,這場會試自己和王守仁之中會有一個倒黴蛋,而自己極大可能就是那個倒黴蛋。
嘶——這感覺可一點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