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月過去,已經大緻摸清光幕規律的古人們默契地做好準備,并如願的等到了光幕的再次出現。
【各位觀衆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直播盤點曆史名人系列第四期:《從滿江紅到破陣子——南宋主戰派的悲哀》,我是主播阿藜,一個不專業的曆史文化愛好者。】
–
南宋
“主戰派的悲哀?”朝堂上的主戰派官員們紛紛皺起了眉。
–
北宋
“悲哀……”大家不約而同地想起了之前提過的嶽飛的結局,心情變得越發沉重。
那豈止是悲哀,簡直就是慘烈至極!
【上期留的提示大家都猜出來是誰了嗎?哈,阿藜知道你們肯定都能猜到,但咱還是走個流程,一條條來揭曉答案!
1.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阙。這兩句話出自南宋抗金将領嶽飛的詞作《滿江紅》,所以這個提示毋庸置疑,對應的是嶽飛。
2.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這是南宋愛國詩人陸遊寫作的組詩《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中的一首,所以這個提示對應的是陸遊。
3.鐵闆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鴻雁南飛。這是現代詩人郭沫若為辛棄疾紀念祠題寫的楹聯,描述的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
以上三位大概都可以算是南宋初的人?】
果然,就是這三個人,衆人心道。
【說起南宋,最避不開的一個問題就是——南宋建立的契機是什麼?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或許可以把時間往前倒一倒,拉回到北宋末年。】
北宋末年?觸發關鍵詞,北宋人頓時豎起了耳朵。
【元符三年,年僅二十四歲的宋哲宗趙煦不幸英年早逝。因哲宗無子,所以宰相章惇主張依禮、律,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被向太後否決,章惇又提議年紀最長的申王趙佖,向太後依舊不同意。随後,向太後以自己無子、神宗諸子皆庶子為由,排除了患有目疾的趙佖,主張立哲宗次弟端王趙佶。在朝臣和太後的支持下,熱愛藝術的趙佶登基了,是為宋徽宗,北宋滅亡的序幕也就此拉開了。】
–
北宋·神宗時期
“宰相?”章惇有些驚訝,自己以後當上宰相了?
等等,向太後加上章惇……
趙顼恍然大悟:“所以哲宗和徽宗都是朕的兒子?”這感覺可真一點也不好,倆兒子一個英年早逝,一個好像是亡國之君,他這個當爹的都不知道是該先為早逝的那個悲傷,還是該先痛斥那個亡國的。
“陛下,須得保重身體。”王安石滿眼憂慮,按照哲宗的年齡推算,今上豈不是也英年早逝?
“朕會的。”趙顼神情凝重,兒子都要亡國了,他哪裡還敢不保重自己啊!
–
北宋·哲宗時期
章惇歎氣,上前請罪道:“陛下,是臣辦事不力……”
趙煦無奈地搖了搖頭,出言制止了章惇的歸咎之語:“章卿無須自責,朕知道你已經盡力了。”他并不覺得章惇有錯,畢竟太後的旨意哪是章惇一個臣子能違抗的?倘若真要怪罪,那大概也隻能怪某些人的私心了。
–
北宋·太祖時期
“熱愛藝術?”趙匡胤聽笑了,“選他之前難道不知道他是這個德性?這後世的太後也是挺厲害,連宰相的建議都能當耳旁風。”
【痛,真是太痛了!我們至今仍不知道當時擁立趙佶的人都在想些什麼,我們隻能惋惜哲宗壽命太短。
哲宗,北宋難得有骨氣的鐵頭娃,天資聰粹、令西夏臣服的有為之君,其早逝被認為是對宋朝進一步發展的極大損失的皇帝,他怎麼就早死了呢?哪怕不看這些,哲宗隻要好好活着,也能避免徽宗繼位,這對北宋來說何嘗不是莫大的貢獻?】
–
北宋·哲宗時期
趙煦:你這樣一說,我突然也覺得我的生命開始寶貴起來了。
寂靜的朝堂上,即将面臨亡國風險的大臣們也在琢磨着找個靠譜醫生給皇帝調理身體。
–
北宋·神宗時期
這就是一念光明,一念地獄的感覺嗎?
之前因聽說今上有個敗家兒子而心情無比咯噔的朝臣們如今心情變得更加複雜。原來今上另一個兒子十分優秀,這本該是個好消息,可大家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優秀的那個死在了前面。
趙顼更是心痛至極,為什麼偏偏是優秀的兒子早逝啊!
–
北宋·太祖時期
“英主早逝……”趙匡胤攥緊了胸口,“難道真是天要亡我大宋嗎?”
旁邊的趙光義嘲諷地勾了勾嘴角,有出息的後代又如何,還不是活不長?二哥的子孫果真不行。
【唉,反正不管咱接不接受,趙佶他都在曆史上走馬上任了。
那時候吧,飽受遼國壓迫的女真族覺得自己受不了了,決定奮起反抗,于是便建立了金國。由于擔心自己力量不夠,金國還暗戳戳向北宋投誠,表示咱倆可以聯合起來對抗遼國呀,到時候你取燕京,我取中京,等遼國一滅,你把每年交給遼國的五十萬歲币轉送給我,我同意把燕雲十六州還給你,咱們各取所需,豈不美哉?
趙佶細細品了品,覺得金國畫的這張大餅很香。收複燕雲可是曆代先祖都無法實現的偉業!他要是把燕雲拿下,那就是立下了不世之功!聯金抗遼,必須聯金抗遼!
于是,宋金達成了協議,史稱“海上之盟”。】
–
北宋·太祖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