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給古人盤點我推的曆史名人們 > 第36章 陸遊、辛棄疾

第36章 陸遊、辛棄疾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誰能想到魏蜀吳三家打生打死,最後不僅誰都沒赢,還反倒被司馬懿摘了桃子,來了個三家歸晉呢?這晉朝它還不争氣,自己亂成一團不說,還被異族入侵,造成了五胡亂華的悲劇。

五胡亂華和五代十國,中國古代最黑暗的兩個時期。】

劉備/曹丕/孫權:你說什麼?

司馬懿:救命!我還有活路嗎?

【另一首初中學的詞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這裡的陳同甫指的是辛棄疾的好友陳亮,陳亮也是個很厲害的豪放派愛國詞人和思想家,他的軍事思想對中國古代戰略戰術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衆人:果然厲害的人總是紮堆一起玩的。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那個帶領五十騎勇闖敵營的英雄少年辛棄疾早已成為過去,如今剩下的隻有失意閑居的詞人辛稼軒。在南歸前,他大概想不到那場五十對五萬的精彩博弈會是他人生中最後一場抗金之戰,而往後的日子裡,他隻能“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他夢想馳騁疆場,“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可到最後他得到卻是與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馳的文壇盛名。】

“對于一個渴望建功立業的武将來說,沒有什麼比上不了戰場更痛苦。”狄青很能理解辛棄疾的心情。

【感情總是越長大越沉重的,到高中時期學的就是《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了。

“楚天千裡清秋,水随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鲈魚堪脍,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他想上陣殺敵,想收複河山,可無人能領會他的心情。】

不知曆史典故的人能從“欄杆拍遍”的動作裡看出辛棄疾的無奈,知道典故的人則更能體會他的悲憤和遺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他諷刺耽溺偏安享受的大臣們,痛心于南宋人心的麻木。他想提醒朝廷不要冒進,應當先做好充足的戰前準備再發動北伐,可朝廷隻是想利用他主戰派元老的身份當招牌,并不重視他的意見。他是老當益壯的千裡馬,甯宗卻不是他的伯樂。】

倉皇北顧……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韓侂胄攥緊了拳頭。

失敗的北伐,用自己這個奸相的頭顱向金人投誠的投降派……

“官家,辛稼軒說的沒錯。”韓侂胄想通了,“北伐,還需徐徐圖之。”若人心不齊,一切都是枉然。

趙擴也想到了未來的慘烈,心情沉重地說道:“韓卿所言極是。”

【最後,不是主播課本上的,但卻是認識辛棄疾的人都知道的一首詞——《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無人不為這句點睛之筆拍案叫絕。

“美!實在太美了!”蘇轼忍不住出聲稱贊,完全忘了自己現在還在上朝。

趙顼看了蘇轼一眼,沒有追究蘇轼的失态,因為他也覺得這句話很美。

無論是意境,還是感情,都很美。

【燈火輝煌的上元佳節,詞人于茫茫人海中苦苦尋覓着某個他心心念念的“人”。那個“人”到底是誰呢?無人能得出确切答案。有人認為是意中人,有人認為是詞人自己,有人認為是指宋孝宗趙昚,還有人認為指北宋舊都汴京。】

唐·憲宗時期

白居易笑:“這就要看讀這首詞的人想要的是什麼了。”

有情者看到意中人,被圍困者看到自己,欲展宏圖者看到賞識自己的伯樂,痛惜山河破碎者看到蒼涼的故鄉。

南宋·孝宗時期

“幼安尋覓的‘人’到底是誰呢?”趙昚對答案十分好奇,或許是因為備選項中包含了自己,所以他心裡還隐隐多了幾分期待。

“如果是現在……”辛棄疾擡眼看向趙昚,微笑着說道,“那就是官家和汴京。”

【“人”意象的複雜性造就了整首詞内涵的複雜性,這種複雜性尤其體現在末句的“燈火闌珊處”上。若“人”指詞人自己,則闌珊的燈火正表明了詞人心中的孤寂及其所處政治環境的陰暗;若“人”指汴京,那“燈火闌珊處”則可指千裡之外的汴京城燈火闌珊,南宋時汴州遠不如臨安繁華,但詞人也不忍去想它如何破落,便隻說是燈火闌珊,如此還更添了幾分凄然蕭索之感,今時臨安的燈再亮也照不到舊都汴京,南宋的繁華說到底也不過是虛假的偏安,整個中原地區不知還有多少人在金兵的蹂躏下苦苦掙紮。

“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詞中所包含的沉重悲憤與期盼,實非“寶馬雕車”所堪載也。】

“朕這次不會再讓幼安和大宋百姓失望了。”趙昚向辛棄疾回以一笑,神色認真地說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