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千秋歲引【明穿】 > 第54章 第 54 章

第54章 第 5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聽了馮保一篇話,李太後心底卻更加憂慮,手運齊纨素扇,輕輕地來回扇動,不由感慨道:“戚帥命有華蓋,本功名蹭蹬之際,不想得遇伯樂。知遇之恩,豈不以死報之?”

這話說得體面,卻飽含憂慮,朱翊鈞深知李太後擔心的是什麼,張居正已然文官魁首,一旦武将也唯元輔馬首是瞻,大明皇室恐有傾覆之威。

況且李太後又有高出婦人一層的見識,更加不放心戚繼光。雖說常言有‘夫妻本是同林鳥,巴到天明各自飛’,但近年來人情惡薄,父子兄弟倒也平常,兒孫雖也是剜肉粘膚,到底不如夫婦之情。就如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先帝隆慶帝那樣,可見一斑了。

李太後冷眼瞅着戚繼光的性情,他溺的是閨中之愛,聽得是枕上之言。有多少英雄豪傑被婦人迷惑,做出不忠不孝的事情來,可見他斷不是高明之輩。

加之張居正之巧言籠絡,恐怕就是一整套的‘勢利交杯勢利心,推心置腹念知音!’李太後對張居正的本事似乎深信不疑。

曾記得先皇病重時,高拱當魁内閣,皇妃李氏便獨青睐張居正,在帷中口谕他:“江山社稷要緊,先生每要盡忠為國。”如今亦然。她縱然懷疑元輔的人品,絕不懷疑元輔的能力,真真是慧眼如炬!

馮保對李太後的擔憂似乎毫無所覺,還欲補充,朱翊鈞忙插言道:“大伴喝口茶,咱給母後講講這齊頭故事。”說着便給了馮保一個眼色,馮保會意閉嘴。

朱翊鈞才接着道:“北方鞑靼虎視眈眈,邊防延長城一線鋪開,長城以内設有九鎮:遼東、薊州、宣化、大同、榆林、甯夏、甘肅、太原、固原。

河套一帶,敵人勢力相對薄弱,包括太原在内西部四鎮不十分吃重,吃緊的是遼東、薊州、宣化、大同四鎮。薊遼、宣大,為京城左右兩翼,所以兵部左右侍郎出為薊遼總督、宣大總督,總督入京便是兵部尚書,譚綸大司馬原就是薊遼總督。這四邊中最吃緊的還是薊州,所以戚帥駐紮薊州,也是不得不為。”

朱翊鈞見李太後還是不曾放心,隻得再接再厲,“張先生教過《論語·季氏篇》,其中有此一句,‘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椟中,是誰之過與?’意思是猛獸越籠而出,珍寶于櫃中被毀,是誰的罪過呢?大伴,你也是内書房的佼佼者,你說,這是誰之過呢?”

馮保放下了膽、整衣恭答曰:“典守者不得辭其過。”

“然也!”朱翊鈞拍手而稱賞。

馮保這句出自朱熹的《集注》,張居正在太子日講時亦是同論。

朱翊鈞一句一句學給李太後聽:“比如虎兕猛獸,若不在欄檻中,走了;龜玉重寶,若不在箱櫃中,壞了,故不幹典守者之事。若虎兕已入于欄内,而緻令走出;龜玉已收在櫃中,而緻令毀壞,此非典守者之責而誰與?今冉有既為季氏之臣,居中用事,就如典守器物的人一般,乃任其妄為胡做,不為匡救,到這時節卻推說不是我的意思,其罪将推诿欤?

此亦可見張先生為人,勇于任事,從未有絲毫推诿。張先生認為冉有其罪大矣,蓋其身與其事,而又歸咎于人,求之文過飾非。九邊安甯,是先生心中塊壘,自然擇才能優長之人駐守,亦是首輔黨魁之責。”

李太後眼中慢慢漾起驚喜之色,但見眼前侃侃而談的小皇帝,将道理講得分條縷析、句句都剖豁得明白,心中不由十分快慰。她明顯感覺,自從皇兒登基之後,明顯成長了,難不成真有天命所歸之事?既然皇兒是天命所歸,自然不用擔心權臣會颠覆社稷。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