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心理醫生日常筆記 > 第6章 選擇性緘默症的沉默

第6章 選擇性緘默症的沉默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清晨的微光輕柔地透過診所的百葉窗,在地闆上灑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林宇早早來到辦公室,整理着前一天的患者資料,為新一天的工作做準備。這時,一陣輕輕的敲門聲打破了室内的甯靜。

“請進。”林宇擡起頭,微笑着說道。

門緩緩打開,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婦女帶着一個紮着馬尾辮的小女孩走了進來。小女孩怯生生地躲在婦女身後,隻露出一雙大眼睛,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林醫生,您好,我是詩涵的媽媽。”中年婦女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眼中滿是憂慮,“這孩子在學校裡一句話都不說,可把我們急壞了。”

林宇連忙起身,招呼她們坐下,并給詩涵倒了一杯果汁,試圖讓她放松一些。在交談中,林宇了解到,詩涵今年九歲,上小學三年級,性格内向。原本,詩涵在家裡和家人交流還算正常,但自從上了小學後,在學校裡就變得沉默寡言,無論老師和同學怎麼詢問,她都緊閉雙唇,一聲不吭。

“她在家裡和我們說話還挺正常的,可一到學校就像變了個人似的。”詩涵媽媽無奈地說道,“老師說她上課從不主動發言,就算被點名回答問題,也是低着頭,一句話都不說,這成績也跟着受影響了。”

林宇輕輕看向詩涵,溫柔地問:“詩涵,想不想和林叔叔聊聊天呀?”詩涵卻隻是緊緊地抓着媽媽的衣角,将頭埋得更低了,沒有回應。

林宇意識到,詩涵的情況屬于選擇性緘默症,這種病症通常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可能是曾經在學校裡經曆了某些創傷性事件,導緻她對學校環境産生了恐懼和抵觸情緒,從而選擇用沉默來保護自己。

為了找出詩涵沉默的根源,林宇決定先從詩涵的家庭和學校生活入手。他與詩涵媽媽進行了更深入的交流,了解到詩涵剛上一年級時,因為性格内向,不太主動和同學們交流,在一次課堂上,老師讓同學們分組讨論問題,詩涵因為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想法,顯得有些不知所措。老師可能因為着急,嚴厲地批評了她,這讓詩涵感到非常委屈和害怕。從那以後,詩涵在學校裡就變得越來越沉默。

了解到這些情況後,林宇決定采用遊戲治療和認知行為療法相結合的方式來幫助詩涵。遊戲治療可以幫助詩涵放松心情,建立與他人的信任關系;認知行為療法則能引導她改變對學校和社交的負面認知。

首先,林宇在診所裡布置了一個充滿童趣的遊戲室,裡面擺滿了各種玩具、繪畫工具和兒童書籍。第一次治療時,林宇邀請詩涵和媽媽一起進入遊戲室。詩涵一進去,就被角落裡的一套漂亮的芭比娃娃吸引住了,但她還是有些猶豫,不敢上前去玩。

林宇輕輕地蹲在詩涵身邊,說:“詩涵,你看這些芭比娃娃多漂亮呀,我們一起給她們打扮好不好?”詩涵看了看林宇,又看了看媽媽,在媽媽鼓勵的眼神下,她終于點了點頭,慢慢地走到芭比娃娃旁邊,拿起一個娃娃,開始小心翼翼地給它換衣服。

在遊戲過程中,林宇沒有刻意讓詩涵說話,隻是和她一起開心地玩着,不時地給予她一些贊美和鼓勵。漸漸地,詩涵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也不再像剛開始那樣緊張了。

玩了一會兒芭比娃娃後,林宇又拿出了一盒彩色畫筆和畫紙,對詩涵說:“詩涵,你這麼心靈手巧,一定也很會畫畫吧,我們一起畫一幅畫好不好?”詩涵接過畫筆,猶豫了一下,開始在紙上畫了起來。她畫了一個小女孩站在一間教室前,臉上帶着難過的表情,教室的窗戶裡有很多小朋友在看着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