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直播]創飛老祖宗的一百種方法 > 第8章 文食天下

第8章 文食天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離開徐州後,本來蘇轼在湖州任職,卻因為烏台詩案為禦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彈劾,稱暗藏譏刺朝政,随後又牽連出大量蘇轼詩文為證,最終蘇轼被捕入獄。幸虧得時退休金陵王安石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求情。趙顼豁免蘇轼從輕發落,再次被貶。

這就到了東坡肉的第二個緣起之地,黃州。

從此,蘇轼的弟弟蘇轍也開始有事撈哥哥,沒事救哥哥的漫漫長路。當然我們調侃蘇轍越做官越大是為了保哥哥,但是這種以權謀私的行為當下還是不提倡哈,烏台詩案屬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範圍,是特例。」

“阿兄,”留居徐州與家人相處蘇轍剛起個頭,又一想到蘇轼以詩會友的性情,這也是當世士人的生存本領,苦着臉開悟了,“弟弟還是努力做官吧。”

要蘇轼不寫詩詞,和殺了他有什麼差别。再說,既然後人都研定了是無中生有的诽謗,用心人要挑刺防不勝防,怎麼也能找出問題來。

蘇轼搖了搖頭,沒多在意宦海坎坷,後人念得蘇轼的功績,王相也願意出手求情,本身就是一種對蘇轼為官為民的認可了,“隻是子由啊,後人說得對,以權謀私萬不可取。”

王相歸鄉,官家駕崩,司馬掌權,變法大概率失敗。蘇轼歎氣,現在也隻能盼望官家知道了未來,能夠及時醒悟糾正。

“阿兄說得對。”蘇轍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面上應和了蘇轼的叮囑,私下不以為然,“隻是如今後人一眼兩黨過失,必然牽累深廣,還是希望阿兄也要謹慎。”

血親相助,是自古以來傳統,何況後人都确定了他哥是冤枉的,糾正冤假錯案也是為官者的職責,有理有據,沒道理攔我。

漢武朝

劉徹看着羨慕到溢出,能詩詞留千古,能治水安民,還能創新吃食的官員,你大宋就直接黨争報廢了?不要給我啊,現在大漢要能找到一個和蘇轼全能的,他立刻三扣門拜為九卿。

和衛青、張骞兩人一起在宮室裡看昆侖鏡的劉徹,左右荒唐事折騰多了,宮人沒事也不會敢來煩他。

左手奶茶,右手刻刀,沒辦法,現在滿長安的找得了天人賜福的就他們三個,解釋是說和時間基點關聯的重要人物會與基點靠近的一定範圍提前開放觀看權限,劉徹盯着這條良久,懂了,陳皇後的天物從他這來的。

劉徹放下卷刀,滿目深情的關懷着張骞,出使西域大月氏國聯合抗擊匈奴的事情已經就定下了,事關大漢與匈奴百來年的争鬥,多方扯皮吵架幾個月才決定,不是劉徹一開口就能左右的,劉徹也不願改換他人,張骞能憑借出使得到重要人物的評價,或許是大漢對匈的轉折。

對此很是上心的隻能延後些時間多籌備糧馬與骁勇善戰的将士,你看天人都講那大宋還有西夏、遼人、金人輪番轟炸,說明北方一路都不太平,又有匈奴掠劫,劉徹想百十号人還是少了,再加點人出去,有氣勢,大月氏國看了也願意信服大漢的實力。

“張骞你出去了,腦子靈活點,朕派你出使的目的是聯合大月氏,不是出征,萬一遇見匈奴避開為上。”雖然你是郎官,但你演武從來沒有打赢過衛青,真的好菜,可惜衛青出身低微,官職也不高,老臣們不同意由他持節,不然劉徹換人換得心安理得,“天人賜福的信息要留意,在外面有什麼稀奇的,也不拘于寶馬,衛青已将昆侖鏡中的新奇都臨摹下來了,你要是看見有也一并帶回來。”

劉徹才不說自己是饞天人的新穎佳肴,總歸得剩下一個在宮裡與朕說得話,聊聊天天人神迹。

「不過不用擔心,剛剛講到的沒啥本事隻會借機做題的三名禦史,最後都被流放出朝了,可遺憾的是趙顼死後,司馬光掌權,不聽谏言,任用蔡京這個加速北宋滅國的賊首,打得死去活來,最後都被蔡京刻進黨人碑,反而是王安石逃過一劫,現世報了。

不過想想也能理解,畢竟司馬光這個人空談清詞,繼承了宋代文人軟骨頭的品質,把履曆一看當當筆杆子還行,沒什麼眼界容易被蔡京這類人蒙騙,王八配綠豆,都是以己國富敵的國賊。”

小助理這才插上一句話,“跑題了啊趙姐,你好端端提什麼蔡京,辱王八和綠豆了。”小助理也曉得,提到大慫,很難不罵,尤其趙姐本人盯着趙家的姓氏,實在羞愧。要不是和視頻主題不太相關,小助理一定我說話髒我先來。」

大宋朝廷

趙匡胤:好消息,北宋滅亡的源頭找到了,黨人相争,權臣把持朝政。

然而得了消息,趙匡胤卻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僵局,自他杯酒釋兵權,打壓武官權勢防止再有奪篡後,一再提高了士子的地位,甚至立下“不得殺害士大夫,上書言事者無罪。”的寬宏規矩。

結果前句給了文人為非作歹擅權的底氣,後者,他趙的子孫是當耳旁瘋了嗎,都有新舊黨争,持續時間之長甚至不止一位皇帝在位。是忘了昔日牛李黨争導緻大唐一蹶不振的教訓嗎。

趙匡胤二話不說,取過随侍的拂塵向趙德芳屁股打去,“你怎麼教的子孫,你爹南征北戰數十年,是為了讓你送土地報平安嘛!”

“爹、爹,兒沒送啊!”趙德芳被攆得滿地亂跑,又不敢真勞累他爹,挨一棍子躲一棍子的哇哇求饒。

“你兄弟兩還是在宮中待久了,不曉得苦日子。”趙匡胤扶着腰喘氣,被無辜卷入的趙德昭縮着腦袋,他不敢和長兄一樣乖張,更是讓趙匡胤看得憋火,大宋一貫的軟骨頭像着誰,别是你趙德昭。

虎父犬子最是寒心。

看着趙德昭不成器的模樣,趙匡胤決定了,孫子們是教不了了,兒子年輕還能掰一掰,也别養在身邊了,放出去,先學會咬人,“德芳你替來朕寫诏書,明個起,德芳你領禁軍,德昭去開封學着處政,由晉王輔佐,你們二叔年紀大了,别多勞累他知道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