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叔才四十。”趙德昭剛開口就被趙德趙德芳踹了一腳,早出閣幾年,趙德芳也看出趙匡胤的用意,晉王趙光義宰相之上,比兩位皇子都尊崇,父親這是想打壓二叔讓他安分些,“兒領命。”
也是好事,趙德芳想,與其在朝廷上當個吉祥物,不如争一争,比比誰有繼承大統的資質。
趙顼:壞消息,司馬公五十九歲了,按照現在官員的年齡都是高壽,朕沒活過司馬公。
趙顼面色慘淡,腦海裡反複回蕩着“滅國”“軟骨頭”,底下被點名的禦史三人看完到手的抄本,直接自覺的摘了官帽謝罪,而到“國賊”二字一出現,蔡京惶恐掉了筆,司馬光白了臉。
沒有天物賜福,看不見昆侖鏡播放的官員們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然後,衆目睽睽下,司馬光率先反應過來,摘帽去袍頓首等候皇帝發落,明白攤上大事的滿朝官員紛紛頓首。
趙顼癱在禦座上,無力的抓着雕刻龍頭試圖找到一點支撐,國賊啊!并非是王相公錯了,是朕錯了,大錯特錯。
“官家,司馬相公與蔡官人都告罪了!”内官陳衍哆哆嗦嗦的出聲提醒,能看到昆侖鏡的人還有,可宰誰也不敢再抄錄。
“念,着侍學士抄錄。”趙顼咬着牙強裝鎮定吩咐,“拟旨宣王相公、蘇子瞻回京議事。”
梁惟簡小步匆匆,從殿側門進來,瞥見朝廷亂做一鍋粥,知道手裡诏書正是解圍的關鍵:“官家,太後懿旨。”
向趙顼請示完,梁惟簡展開黃卷道:“司馬相公,自仁宗入朝、輔佐英宗,乃委國而治者。非無憂國之誠也,國之任相,猶室之任棟;用匪其材,鮮不颠覆。雖雲大廈将傾,非一木能支。以為唯罷此政,猶失其寬。今遷司馬相公館閣學士,閉門修學,以史為鑒。”
司馬光三朝元老,在百姓士人中民望高,要是聽後人的信口開河草草處置有失禮法,高太後出面,給兩邊一個台階下,既然後人說你寫書好,你就去修書避風頭。至于蔡京,投機取巧的人,總得給兩派留一個瀉火的口子。
高太後坐在趙熙身邊沉默不語,後人對司馬光的否定,何嘗不是對她的批評。她支持司馬公執政,廢除新法,又令呂公著繼續更化,竟然是北宋亡國的導火索,這變法,才是正路嗎?
“蔡京果然不可用。”趙煦捧着谏官範祖禹論的奏折,這是高太後命人調來的與蔡京相關的記載,“讓他在外任官,從此不必回京了。”
高太後沒有反駁趙煦的處置,現在蔡京也就是在新舊兩黨間長袖善舞,行事上沒有大錯,做不得莫須有的士大夫斷頭先例。
朝令夕改,打臉。循規蹈矩,亡國。高太後疲憊的歎氣,罕見的覺得祖宗之法坑人。事到如今,司馬光舉薦的人勢必要選審一道,查清底細。
「趙簡明惱火的夾了一筷子醋魚冷靜下來,擰巴臉繼續說道:“元豐年間,蘇轼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在被貶黃州時期蘇轼隻有微薄的俸祿,以至于生活十分拮據,難以養活家人。‘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這不受人待見的豬肉正好讓囊中羞澀的他可以大量購買。
在蘇轼《豬肉頌》中描寫道:淨洗铛,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交代了菜的基本做法,就是極緻軟爛。
直到元祐年間,蘇轼重返杭城任知州。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泛濫,莊稼大片被淹。由于蘇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為了紀念蘇轼為杭城做出的貢獻。這之後,東坡肉便一代代傳了下來,成為杭城傳統風味菜肴中的一道名菜。
東坡肉,取自朝堂貴客不喜的豬肉,卻最終升堂入室,成為現代國宴菜品。仿佛蘇轼一生的寫照,為朝廷不容,卻最終青史千載,尊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朝堂的風波絲毫沒有改變黃州、杭城兩地的百姓的現況,天物的出現隻是推動豬肉的販售,家家戶戶都想嘗一嘗着官家吃的國宴菜。
隻有士人一邊舍不得天人預告的黨人風波,一邊唾罵,“小小女子,怎知朝堂大事,怕不是聽了幾句青苗法利民的誇耀就信了吧。”
“呸!王相公那免行法與民争利少嗎,這些年吃水、理發都漲了銀錢,不就是要人交免役錢,不然都不許幹,聽說稅額比本錢還多,月前就有的小販活不下去,拿刀砍了好幾個收錢的。”年輕的士人心有餘悸的摸摸頭,他家底薄,因着方田均稅家中損了不少收益,“這個叫蔡京的,怎麼敢把司馬相公與黨人并列!”
“我大宋戰吐蕃,收複河、洮、岷等五州,拓地兩千餘裡,是國盛之兆。那裡會有亡國的極限。”又一士人附和反駁道,“自古國家大事都由男子決定的,這妖物偏偏以女子出現,不忌避諱直呼官家,眼裡毫無尊卑禮法,簡直倒反天罡,肯定是如前朝武則天一般奸人妒婦。”
“對對對!不能讓官家被妖言迷惑,我等應當上京為司馬相公請命。”士人大聲喊道,得了衆多人附和,當即脫下外袍大書谏言。
食樓東家擺着算籌估計東坡肉帶來的收益,全然不在意士子們的咋乎吹噓“義舉”,誠然大宋百姓聚集容易挨闆子,但祖訓禮不上士大夫,他這等白身富戶攪和進去不要命了,他老了,得留點錢給兒孫南渡杭城安家。
過路人聽了幾耳朵酸文濫調,無趣的推着闆車繼續向城外走出,王相公的免役法,隻要交一筆錢就能不用勞役,雖然好些人家付不起,但他家咬咬牙多上幾趟山,也能花錢買平安了。
想着等他回家的父母妻兒,路人對大官人的吵鬧嗤之以鼻。富貴人家哪知道勞役艱辛,他大兄就是修城牆跌下去摔死的,可惜聽村裡正傳話,府衙馬上又要征招勞役修水道了。
唉。推闆車的漢子隻能自己安慰自己,起碼修了水道,遇上洪水大災,妻兒能有機會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