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直播]創飛老祖宗的一百種方法 > 第41章 不止考古

第41章 不止考古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太學的學子們已經無心讀書了,教習的學官索性下學,與激動的學子們一起站在外面觀看秦始皇陵,無怪夫子縱容,即便是秦始皇這樣的人物,在史書上也是聊聊一篇簡述,更多的人或許從未知曉嬴政的功績。

“書同文,車同軌。”學官捏着胡須,他這個年代的文士還沒有受到完全的洗腦,“始皇殘暴,但這些舉措促使人心一統,對天下歸一的功績不可磨滅。”

“這可比學官講書容易理解多了。”調皮的小學子搖頭晃腦打模仿着老師的動作,年長的學子好笑的替他打掩護,“别讓學官看見,到時候又打你手鞭子!”

“秦掃六合的軍勢嗎?”看見兵馬俑的盛況,衛青隻覺得熱血沸騰,“高祖是怎麼樣的人物,能打赢這樣的軍隊?”

衛子夫沒好意思打破衛青的幻想,她跟在陳皇後身邊久了,自然而然也讀過些記載高祖反秦的古籍,秦二世暴虐無道失了民心,各地百姓起義,六國遺民舉事,整個天下亂作一團,可不能和始皇的秦軍相提并論。

“始皇在位卻匈奴于長城之外,如今陛下有用兵匈奴的意圖。”衛子夫提醒道,“始皇之威不可匹敵,但能與蒙恬一較高低,想來也是可行的。”

“說的是!”衛青一把舉起霍去病,豪言壯氣道,“我家兒郎得陛下恩典,也要為陛下排憂解難。”

【這裡給始皇帝正名一下,兵馬俑目前沒有發掘有活人殉葬痕迹,請廣大老百姓不要道聽途說,一切以真理為基準。

人殉的現象盛行于商代殷墟時期,特别是商代貴族大墓中,的确符合《禮記》中的記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

根據甲骨文的記載和考古發現,殷商時期,人牲祭祀的蔔辭中,就記錄了約有13000餘人,其中還不包括1000餘條,未記人數的有關人牲蔔辭。即使是商王武丁,一位通過改革和征戰使得商朝強盛起來的明君,最驚人的一次就是武丁為了祭祀武乙一次性地宰殺了1000名奴隸。

所以,在一千多年後複辟人殉制度的明太祖,還不如曆史上這些暴君英明。

要知道在公元前384年,秦獻公就已經宣布“止從死”,正式廢除秦國實施了300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

朱元璋皺起眉頭,罵罵咧咧道:“都是好人家的閨女,怎的還有皇帝搞殉葬這種陋習!”

郭氏與馬夫人相繼點頭附和:“連秦始皇都不如,這明朝的太祖真殘忍!”

看出些端倪的李善長捏着胡子沒好意思開口,隻瞅了瞅義憤填膺的朱元璋淡然一笑道:“主公出身平民,能知微見著,體會百姓的良苦,如有朝一日登臨大寶,上天下的福氣。”

“唉,某不過一皆武夫,能與夫人們有安生日子過便好。”朱元璋謙遜道,擺擺手一心二用,去看妻子和睦的溫馨場面,嘴上不停嘲諷道,“先前後人贊許明太祖再造華夏之功,這重造的也未免太早了。”

“明朝以朱姓為皇族,”李善長小心試探道,畢竟能幹出殉葬的皇帝,脾氣怎麼也不會寬厚,可朱元璋往日禮賢下士,雖然學識淺薄,也算得上是勤政愛民了,“有沒有可能就是主公家?”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上揚的嘴角抽搐了一下,緩緩放平,他面無表情的凝視着李善長,深吸一口氣,呼出,似乎在壓抑怒火,他張開眼再和平的說道,“我老朱家上下十幾口人,如今就剩下兩個侄兒了,先生莫要開玩笑——”

“罵我行事不義。”朱元璋繼續說道,架空郭子興,排擠無用的将領,朱元璋也自知這樣的動作會惹人底下人疑心,但他必須做,“先生也知道郭帥在滁州肆意,百姓害怕又起兵亂紛紛逃離,我軍本就獨支此地,長久下去,不必元軍來攻打我們就會從内部瓦解。”

“老夫這個年齡不在意此事。”李善長觀察一番,朱元璋隻表現出了對殉葬一事連累氣惱,并沒有其他反應,甚至可以說一如既往的和善,他微微皺眉,排除了臆想,安撫道,“明王率下,以主公的‘朱’字旗獨領風騷,主公要提防小人以此為借口從中作梗。”

朱元璋一想,便明白了李善長的意思,明太祖朱氏能聯系上的,最接近的就是他朱元璋了。滁州城百姓一心擁簇,否則郭帥底下的奸詐小人定然已經得逞,再一盤算,朱元璋心裡也有底,紅巾軍各自為政,當初他就是看不過眼遭人嫉妒才獨立出來的,之後,恐怕元軍與紅巾軍兩派對他的磋磨不少。

“廣積糧,”朱元璋冷靜道,“先蟄伏積蓄力量,如今我方局勢不宜出頭。”

【到目前為止,考古專家們已經在兵馬俑身上發現了八十多位工匠的名字,每位工匠還帶着至少十幾個徒弟,也就是說,兵馬俑制作團隊至少有上千人。

後續有兵馬俑的現場修複,我們可以看到考古人員是如何将碎成渣渣的兵馬俑重新組合成我們現在所見的軍勢,當然你們也可以找找裡面一些殘缺未完全修複的兵馬俑,都是是陶俑。】

“嶽國公來了!嶽家軍到了!”

杭州城内,比昆侖鏡中兵馬俑更強盛的軍勢,是嶽飛率領的行營護軍,在徹底收複了南方就地,志得意滿的趙構終于回到了臨安接受嶽飛的觐見,數萬軍士駐紮在杭城外,令飽經戰火侵擾的百姓安全感十足。

寄居杭城的李清照難得快意,與主家相約出行,就為了一睹嶽國公的風采。

皇帝安在,故土重新,是和“天人”預言截然相反的方向,令趙國百姓有了希望,趙構的聲名大盛,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幾年前昆侖鏡中對趙構的批判。

昔日金兵焚燒過後遺留的殘垣斷壁已經起了工事,青草地上,裹着汗巾的人們踩着修複了一般的矮牆探出頭來,街道上也是蜂擁的百姓,箪食壺漿以迎王師。

嶽飛策馬,在禁軍的掩護下,穿越花酒鋪灑的街道往行宮去,一貫吓人嚴肅的禁軍也無法阻擋百姓的熱情,更有甚者直接投擲了半扇豬肉,砸得引路的禁軍眼冒金星,踉跄幾步摔倒在地。

李清照看得直笑,“可惜了可惜了。”

她擡頭的眯起眼望向天空,淚無聲滴落,熱切的歡慶聲掩蓋了小劉的旁白,比起虛無缥缈的未來,大多數百姓還是更關注眼前的現實。李清照望着昆侖鏡中一個個閃過的秦小篆,和與朱簡明等遊客隔着玻璃的修複員,沉靜又專注。

“千年,你我皆是如此啊。”

【大家休息好了吧,接下來我們的目的地是麗山園,麗山想必大家不陌生,麗山園與秦兵馬俑博物館同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秦始皇陵封土、已探明的主要建築遺址、陪葬坑的具體位置範圍、百戲俑坑博物館、文吏俑坑博物館等。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銅車馬博物館,銅車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象征着秦始皇銮駕的一部分。以前考古發現的車都是木質的,出土時已腐朽,秦銅車馬是考古史上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複雜、系駕關系最完整古代車馬,是考古所見的最大的組合型青銅器,被譽為“青銅之冠”,它的出土使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古代禦用車駕的真實面貌。

現在看到的,是一九八零年出土的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之一的安馬部分,另外一輛在庫中進行保護性修複。

從視頻可以見,兩乘銅車馬一前一後放置在一個木椁内,因木椁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銅車馬出土時均已被壓碎,但由于未被盜擾,原位沒有大的變動,車馬的構件基本齊全。秦銅車馬一組兩乘,因年代久遠,兩乘車出土時破碎成3000多片,經過近8年精心修複,1989年陳列展出。】

黑壓壓的兵卒仰望着頭頂的昆侖鏡,他們從秦國各地征召而來,大部分人從未離開過家鄉,也未曾見過所謂的大王,但是他們聚集在一起,目睹了昆侖鏡宣揚的未來。

是秦滅六國的曠世偉業,讓他們忐忑的心平靜,取而代之的是激昂的戰意,。

嬴政走上搭建的高台,遠處的秦兵已然聽不見大王的話語,他們隻知道,斬下一顆敵首便能積攢一層嘉獎,換取爵位。

王翦勒馬,鐵劍在陽光下閃爍着寒光,他大喝一聲。

“戰!戰!戰!”

排山倒海的呼喊響徹雲霄,是勝利,是榮耀,是期望六百餘年的遼闊山河。

“交交黃鳥,止于楚。誰從穆公?”嬴政微妙的笑着,笑夠了,他停下來看向一邊心驚膽戰的李斯,堪稱溫和的說道,“李斯,把六國的書卷送去朕的陵寝。”

“啊?”李斯瞠目結舌,連淳于越等儒生也詫異擡頭。

“六國的書籍于朕無用,”嬴政慢悠悠的說道,昆侖鏡還在演示3000塊碎片拼組成車馬的過程,縱使青銅的光輝黯淡,“但是後人,寶貝得緊。”

那些書,古文,是過往的曆史。

【二千三百年前,王的守陵人在一塊河光石上刻有兩行,共19個形似金文大篆的字,上面19個銘文是“監罟尤臣公乘得守丘,丌臼将曼敢谒後尗賢者”,解讀大意為:臣公乘德,替國王看守園囿,為國王捕魚,國王死後,還為他守護陵墓。今年齡已長,特意刻上這塊石頭。他的舊将曼以此敬告後世的善良賢德的。

公乘得守丘刻石的意義非凡,它不僅見證了對現代人而言,已經消失的古中山國的曆史存在,更是一份跨越時空的珍貴遺存。

一筆墨書、一刻碑文,連接着現代與遠古。猶如兵馬俑中的秦朝工匠指紋的發現,穿越了2000多年的時光在此時交彙,這或許就是考古的意義,揭示曆史的發展脈絡,傳承文明。

“我們立足于此,并,展望未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