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會選誰?宣瑾心中飄過無數念頭,是以人為本的儒家代表人孔子,還是不分親疏貴賤一斷以法的法家代表人韓非?
宣瑾雖然對曆史細節不太感冒,但這幾個人她還是能說出來的。
其實很久以前也有人問過他這個問題,他當時覺着治國不可太過仁慈,孔孟之道實為不适合,若是有人因他的仁慈而得寸進尺,威脅到他的統治,那就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絕不能給旁人可乘之機,故而,嚴苛的治國策略,最是妥當。
自然,他現在也這麼覺着,他甚至無時無刻不在告訴自己,倘若有一天他大權在握,第一時間,便是剝削所有人的權力。
在嬴政沒說話時,宣瑾覺着他大概會說韓非,畢竟他任用了商鞅和李斯,他們三個都是法家代表人,盡管所提倡的政策裡,多數讓百姓痛不欲生,但也确實讓嬴政獲得了無盡的權力。
雖說後來變法以商鞅被車裂而終止了,但這在曆史上的評價還是很高的。
“韓非,”他說,宣瑾馬上就要佩服自己猜得精準時,他又道:“還有孔孟。”
孔孟?那他還焚書坑儒?
[提示: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納李斯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史稱“焚書”。]
[公元前212年,術士盧生替秦始皇求仙失敗後,私下談論秦始皇為人,并且攜帶求仙用的巨資出逃,秦始皇大怒,下令搜捕鹹陽城内的方士,共有四百六十人被捕,并将他們全部坑殺,史稱“坑儒”。]
宣瑾内心翻白眼:行了行了,我承認你積累的知識多行了吧?
她确實不夠聰明好學,以至于現在需要系統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她,顯得她很沒智商,甚至沒常識,可是她能有什麼辦法呢,隻能一點點地去了解,總有一天她不用提醒。
“那……大王覺得他們的哪些理論好?”宣瑾問。
作為一個穿越者,當然,她也算秦始皇的衆多粉絲之一,隻不過她沒那麼喜歡他,但内心對他的好奇卻是和任何粉絲一樣的,她好奇這位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的内心真正想法,迫不及待的想明白他。
“你問得有點多了。”嬴政彼時的嗓音比平時沉冽幾分,帶着一股說不出的暗啞。
多嗎?對他來說确實是多了,他什麼時候和一個婢女說話這麼久,還有問有答的?恐怕已經算是破了天荒。
才短短聊了幾句他就不耐煩了,這耐心這麼差嗎?
她雖然不太滿意他的耐心,但也沒拒絕,畢竟她也沒資格拒絕,旋即回複微笑:“總之奴婢是相信大王的。”
話落,宣瑾趕緊拿起空蕩蕩的水壺,邁步準備離開,卻聽後面傳來一熟悉的聲音,他說:“你相信?”
她相信什麼?他用她相信?!真是可笑!
“寡人從來不需要任何人相信,而你,也是如此。”他隻需要做好策略,讓手底下的人去做,然後再完成一些能流傳千古的事迹,待他權力遍及天下,他便會讓對他有意見的人永遠閉嘴。
這才是他真正的想法。
宣瑾腦子極速運轉,瘋狂思考自己這次應該怎麼接他的話,總不能一走了之。
她緩緩回過身來,說:“為什麼不需要?信任是人與人相處最起碼的條件,沒了信任就什麼都做不了了,還是說,大王覺得自己不可信?”
她皺眉,語氣輕輕的,這還是她故意壓着聲音說的,她觀察着嬴政的臉色,這兩秒鐘一秒藍一秒黑的,都快成了變色龍。
可惜的是宣瑾沒有讀心術,否則一定會聽見他的心聲:這什麼鬼問題?竟讓他無可反駁,說是吧,未免顯得他不看好自己,說不是吧,又顯得他很在意這個。
不對啊,他堂堂君主,又何必句句回應?可不回應,不就顯得他心虛嗎?
“信任?你覺得信任有用,可寡人覺得,信任毫無用處。”嬴政嚴聲道,心罵她果真是個天真的人,想法都那麼可笑,他可是坐于高位,無人能比的,對誰委于信任都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對他們的擡舉,他何必擡舉他們惹自己不痛快?
曾經,他信任自己的父親,他覺得他是與他血脈相連的人,他們一起遭受苦難,相依為命,他認為他們的感情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
可後來,他的父親抛棄了他,讓他和母親流落他國多年,直到他終于回來時,卻發現,父親就快忘了他這個兒子了,原來曾經的共患難,對他父親而言,是一件無從輕重的事。
所以信任有什麼用呢?既不能讓他吃飽穿暖,又不能讓他立于高位,那麼這樣看來,不就是毫無用處麼?
“寡人隻相信自己。”他強調。
“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不信任,又怎麼委托重任?難道大王就不怕那人反了?”
“反了殺了就是。”
宣瑾:“…………”他真是沒救了!怪不得商鞅死于車裂,還得是他夠果斷。
“那要是反的人很多呢?大王能殺得完嗎?”
“殺不完就慢慢殺。”
“倘若全天下人都反了呢?殺盡天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