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帝聞言自是高興非常,又問了關于鄉試舞弊案子的細節,待趙棠一一作答後隆慶帝更是龍心大悅,面上是止不住地喜色。
語畢趙棠想起了還在等着的諸葛禦史三人,轉言道:“兒臣回宮時在朱雀門外看到了諸葛大人還有禮部的兩位侍郎大人,想來是有事禀告。”
“既然幾位大人還等着陛下,”陳皇後說着便起身,道:“那臣妾不便留陛下了,政事要緊。”
趙棠也随着起身。
隆慶帝聞言點了點頭又贊了趙棠幾句後起身出了建章宮乘上禦辇前往含元殿。
平日裡下朝後他在三清殿處理政務,通常在含元殿召見大臣議政。朱雀門距離含元殿最近也最為方便。
早已在朱雀門外等候多時的的諸葛正翰還又沈德明孫修誠三人在得到許可後前往含元殿觐見。
衣衫不整的面聖乃是禦前失儀是為大不敬,因此三人匆匆歸家換了身的得體的官袍後又火急火燎的趕到朱雀門外候着。
“微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三人稽首道。
“起來吧。”隆慶帝擡了擡手,道:“三位愛卿此行辛苦了。”
“謝陛下。”三個人又是一同起身。
“此番下江南三位愛卿都查到了些什麼?”隆慶帝坐在龍案之後一手支頤,不甚在意的問道。
“陛下容禀,”諸葛禦史上前一步,絮絮半晌終于将此行所遇到的事情講完。
“沈愛卿,孫愛卿呢,可查到了什麼不一樣的。”
孫修誠和沈德明又分别講了自己的見聞。
等三人全都講完後隆慶帝坐在龍案看着呈上來的折子不發一語,含元殿中是一片寂靜。
片刻後将折子合上怒極生笑連道三個“好。好。好。”
諸葛正翰三個人見狀俱是滿心惶恐,當即跪下叩首,道:“陛下息怒。”
“息怒?朕如何息怒?”隆慶帝将手中的折子猛地擲在地上,“這些人為官不為民,為富不仁。着實可恨啊。”
古語有言:“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實際上不是說說而已,隆慶帝此刻實實在在的是想将那些大昭的蠹蟲全都斬首才解他心頭之火。
他雖然坐擁萬裡河山,天下萬民皆為他的子民,可他卻不能萬事随心随性,為着天下為着百姓他得顧全大局。
“沈愛卿方才提起羲和在觀宜郡斬了幾個人,斬的都是誰?”隆慶帝問道,在建章宮時趙棠也提了一嘴但并未多說。
沈德明佯做思索,糾結片刻還是将人都說了出來。
這事在他看來有些魯莽了,可公主鐵了心要斬幾個人殺雞儆猴他們也攔不住。
沈德明一說完還迅速低頭生怕隆慶帝一氣之下拿他開刀。
“羲和畢竟年輕,做事難免有些莽撞,不過這事做得極好,有朕的風範。”隆慶帝誇道。
這一誇讓三個人都有些摸不着頭腦,但也知道這個時候誇就行了,半點也不含糊的道:“羲和殿下天資聰穎,率直果決,同輩中想來也是出類拔萃的。”
誇自己的孩子的話誰都愛聽,隆慶帝也不例外,更何況這話在隆慶帝看來一點也沒摻水,每一句都誇在了點子上。
諸葛正翰三人也不認為自己的話有分毫的誇大,此次遠赴江南查案,羲和公主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臨危不懼,思路清晰,若非是女子之身,借着此事,殿下的能力可窺一斑。
“諸葛愛卿認為大牢裡的那些人該作何處置?”隆慶帝問道。
他心中有自己的決斷,隻不過是想要聽一聽其他人的看法而已。此次江南鄉試舞弊案由諸葛正翰三人全權負責,他們的意見還是可以聽一聽的。
諸葛正翰沉吟半晌腦中突然回想起了回京路上趙棠對他說的話,思量再三後開口“陛下容禀,微臣愚見,舞弊一事實在可恨,觀宜郡郡守及其僚屬一衆死不足惜,可若是将人全殺了,興許引起朝中震蕩,不若将有本事誠心悔過的留下,将人下放至苦寒之地,也好再為我大昭出些力氣。”
說完便垂首不再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