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高危能源适配指南 > 第38章 第 38 章

第38章 第 38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調性’是指調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由‘主音高度’和‘調式類别’構成”李重光:《樂理基礎教程》,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6年第1版,第41頁。音樂的創作過程深受調性布局的設定影響,調性的布局方式決定着作品的情緒走向,這種先布局調性再進行創作的方式在音樂的自由發展中起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自古典主義音樂時期起,西方作曲家對調性的使用通常圍繞大、小調調式為主呈逐漸向遠關系靠近的狀态。因此相應的布局模式可以反映出作曲家所處時期的音樂特點,從而影響了聽衆的感受和反應。通過對《第一交響曲》全曲調性布局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馬勒的創作初期已經會在傳統調性布局的基礎上根據作品的叙事需求也做出變化了。

上表為第一樂章調性布局表格,曲式結構為奏鳴曲式。

呈示部的調性布局特點:序奏部與主部調性呈現同主音小調d小調與同主音大調D大調的銜接,這是傳統調性布局中常用的布局手法。連接部、副部以及結束部的調性都建立在主部的屬調A大調上。其中副部與主部之間的調性對比也常見于在傳統奏鳴曲式作品中,馬勒在此并未将二者作大、小調的對比,而是根據音樂情緒依舊使用大調,使其保持相對的統一性。本樂章中後三部均保持在主調的屬調上,可以看出此時期的作曲家在調式布局上仍對傳統布局抱有一定的堅持。

展開部的調性布局特點:導入段的調性從D大調導入,之後轉到同主音小調d小調,後又回到D大調;展開段的調性建立在D大調上,之後通過轉調模進等方法依次進行至A大調、bD大調、bA大調、F大調。準備段建立在A大調上,同時為再現部調性回歸做屬準備。

再現部遵循調性回歸原則,整個部分的調性都建立在D大調上。

“在兩個音樂段落分界處不用過渡直接出現新調,這樣的音樂進行方式稱為調性對置或換調[ 李重光:《樂理基礎教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6年第 1 版。]”。這種用來轉換調性的方式,無論前後材料是否相同,都有着令人驚豔的效果。如若二者由同一材料發展而成,調性轉換的效果與移調相似,音樂會呈現出别樣的韻味;如若二者由不同的材料分别構成,則會突出兩材料之間的碰撞,使情緒的變化更為明顯,這種方式常用于突出強烈的對比部分,能使不同的音樂形象或情緒更為立體生動。在《第一交響曲》中,調性對置的使用是十分常見的,這也體現出作曲家在調性布局上的巧妙設置。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