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殿下更應該趁着事态還沒有更嚴重之前,去向陛下認錯,到時候陛下就算罰殿下禁足,也正好将五皇子的事推倒其他皇子身上,以免被陛下惦記上。”
揭穿五皇子勾結邊軍的事,不見得是美差。
“行了,我先去一趟蕭家。”齊王和外家聯系緊密,早年的伴讀出自蕭家,府裡的家臣也多是蕭家安排了,他和蕭家已經是綁定關系,遇上這等事,蕭家必不袖手旁觀。
勸誡的謀士讪讪閉嘴,原本還想勸齊王不要在這個節骨眼上去蕭家,畢竟皇帝對世家一向不喜,但他不過一介白身,在齊王心裡哪有蕭家重要,再開口說什麼也不過是惹齊王厭煩。
想要在齊王身邊待下去,适時閉嘴也是一門學問。
齊王匆匆坐上馬車去了蕭府,半點遮掩都沒有,消息自然也原封原樣的送到廣運帝的案頭。
近來廣運帝脾氣不大好,追其原由還是發兵突厥,此事暫時還沒在朝廷上提過,廣運帝隻隐隐約約暗示過朝中幾位心腹大臣,結果不如人意。
除了一兩個原本就支持他出兵的大臣,其餘人都借口國庫沒錢,國庫有沒有錢廣運帝這個做皇帝的難道不清楚嗎?
國庫隻要是要錢都是沒有的,戶部的帳也不能細查,真要是大規模盤查,朝廷上有一個算一個都跑不了。
廣運帝沒提國庫錢的流向去了哪,就是給這些世家面子,同時要他們自掏腰包補上,憑借他們這麼多年貪的,早夠發兵十幾次了。
偏世家一個個都是鐵公雞,一毛不拔,這會子齊王的事鬧到廣運帝跟前,正好給了廣運帝一個懲治世家的借口。
齊王背後的蕭氏,一慣喜歡對皇家的事指手畫腳,而齊王這個蠢貨偏偏信了蕭氏,真要讓齊王登基,天下隻怕要成蕭家的天下。
“齊王的事,蕭氏有摻和嗎?”廣運帝不在意自己兒子是否真的害死了幾條人命,滿朝廷誰手裡沒沾點血。
“回陛下,聽聞蕭家這一代有幾人和齊王關系甚好,齊王當街搶人也是在跟前,說不得齊王行事如此放肆,就有蕭氏慫恿的手筆。”
當大臣的,大部分都是人精,打廣運帝提到蕭氏,下面的人已經想到廣運帝打算對蕭氏發難。
“是了,吾兒一向乖巧,隻是封王出宮住了幾年,就引得百姓狀告,其中必有奸人搗鬼,你且速速查清此事中蕭氏摻和的子弟,都收押了讓大理寺和刑部聯合審問。”
“是,陛下。”
翌日。
尚柒的府裡迎來貴客,謝琅不請自來,瞧模樣頗有些迫不及待。
“尚兄倒是穩的住,打昨日起,長安裡看熱鬧的人一波接一波,你卻連門都不曾出。”
“我的事已經完成,齊王最後能得到什麼懲罰已經不是我能左右的事,繼續摻和也沒什麼好處,自然要明哲保身。”尚柒深谙苟的道理,這時候冒頭蹦跶豈非是給人當活靶子。
“有理,不過尚兄可能不知,這事不光牽扯到了齊王,還将齊王背後的蕭氏一塊落下了水,我看這次蕭氏怕是要傷筋動骨了。”蕭謝連家裡雖有交情,但能看到對方吃癟也是樂見的。
“蕭氏。”尚柒低聲道了一句,他可沒想到還能牽扯到蕭氏,尤其聽謝琅這句傷筋動骨,說明這會蕭氏在廣運帝哪裡還不能輕拿輕放。
尚柒不信廣運帝會為了幾個百姓對蕭氏發難,恐怕背後還有什麼事,仔細想想,多半是和廣運帝想發兵突厥有關。
“既然牽扯到蕭氏,事後可會對謝少爺你有影響?”真要叫廣運帝發現謝琅是後面的推手,沒準謝家也要牽扯其中。
“我辦事你放心,必不會被人拿下把柄。”謝琅在長安經營這麼多産業,也不是白做的,要說叫謝琅陷害齊王可能會被查出來,但他隻是推波助瀾散步一點消息,外人就是摸到可能跟他有關,也沒有證據。
尚柒挑眉,果然合作的都不是傻子。
“齊王的事最多一旬就能有結果,這一旬時間尚兄都不打算出門嗎?”
“還有幾個月就要科舉了,這次來長安為了生意已經耽誤了不少時間,我得抓緊時間溫習,算是臨時抱佛腳。”尚柒調侃自己,也向謝琅透露他要科舉的事。
左右他當真娶别此雲,以謝琅的聰明不會猜不出别此雲就是有錢公子。
“尚兄來長安是參加科舉的?”謝琅吃驚的打量尚柒,他可半點沒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