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遙川還了車,在港口踏上前往嵊泗的渡船。
同時運輸車輛與遊客的車客渡需要三個半小時才能抵達泗礁。
鋼鐵渡輪随波浪起伏,拐過岱山縣,向東北方向航行。
西邊會經過沈家灣碼頭。東海大橋連通了上海與舟山的洋山鎮,從這裡前往嵊泗其實更為便捷——也不知道某位滬爺有沒有去過。
泗礁碼頭位于嵊泗列島主島,如果想去花鳥、枸杞等島嶼,還需要按時刻表換乘。
夏季遊客很多,幾個小島都是熱門目的地,民宿爆滿。運氣好的話,這段時間的海也會比較藍。隻要天氣合适,不光風景美,人也不會被困在島上回不去。
嵊泗的海明顯藍了不少。
雖然近碼頭的地方仍有些黃,租輛小電驢環島而行,越向遠去,晴空下的海便藍中透綠,頗為清澈,浮動着豐富的紋理。
周遙川不想隻做個遊客,向當地漁民問到了一處特别的島嶼。
不同于花鳥島之類風光優美的旅遊地,灰礁島面積不大,也沒有民宿或酒店,但有一處古老的燈塔與守塔人。
由于灰礁島不是經典旅遊地,除了守塔人外,也沒有村民常住,想要去的話沒有專門的渡船,隻能跟着每五天一班的補給船前往。
“小兄弟,你真要去啊?像之前幾個人一樣,看一下,跟着我們船回來就得了,别在島上住,很艱苦的。”一位船員勸道。
“我會做好準備,不會給您們添麻煩。我先去和老先生聊聊,如果不順利,再麻煩您把我帶回來。”周遙川十分真誠,他想要采訪這位活在漁民故事中的守塔人。
臨行前,周遙川多帶了些壓縮餅幹與淡水,收拾了急救包與常用藥。
他怕外面的海上沒信号,給沈逝水留了個言,告訴他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地,萬一出了事無人認領了,也好有個人能說一句“這不是無名屍骨這是周遙川!”
——他已經能想象到沈逝水收到這條消息之後,一定會哭笑不得的抓狂模樣。
船已出海,柴油的氣味被海風吹散。偶爾飛過幾隻海鷗,在船尾打着轉兒,抓到魚兒後迅速飛離。偶爾有不怕人的,直接落在船頂大快朵頤。
“這次安排多準備了物資給老嶽。如果你一定要留在島上,希望五天之後順利,好把你帶回來。”船員和周遙川說道。
灰礁島一眼望去就能看到盡頭。
中間一個小山包,沒什麼植被,稀稀拉拉有七八顆瘦瘦小小的樹,大夏天的隻遍布着灰綠色,偶爾出現小片的紅色,灰暗的石塊與沙土摻雜其中,姑且也不算寸草不生。
碼頭旁邊有座紅白相間的燈塔,外牆有些斑駁。不遠處是兩間水泥房子,有塊大石頭刻着“以島為家,長期守島”,應該是守塔人住的地方。
旗杆矗立在房子旁邊,國旗飄蕩。
守塔人老嶽迎過來,笑呵呵的,幫忙搬運物資,看見個生面孔便問了問。
周遙川說明來意後,這位五十多歲的守塔人闆起了臉,用力一拍大腿。
“胡鬧,我一個人守着就行,趕上台風可怎麼好?出了事我也負不起責!”
“我意思也是,讓他走走問問來,到時候跟我們一起回去。”船員也幫腔。
但周遙川都到這兒了,縱使平日内斂,此時也顧不上。
“嶽老,我已經沒有親人在世,生死由天,也因此我想要探尋生命的故事,想向您了解有關守塔的故事。在島上我會聽從您的指揮,您大可放心,需要幫把手的也可以叫我。”周遙川看嶽老神色似有松動,便又誠懇地說了幾句,遞上一包提前買的素餅。
“這是我從普陀山帶來的觀音餅,請您笑納。”
“我不懂這那的,這樣……如果你一定要留下陪老頭子聊聊天,那就五天,我這地方給你借住,五天後船回來,該離開就離開,别花太久在這島上!”
嶽老歎口氣,到底答應下來。
總不能隻是因為素餅,更因為這孩子都這麼說了……眼神中的堅定,像極了自己的父親。
周遙川如願留在灰礁島上。
運送補給的船隻漸行漸遠,嶽老緩緩轉過身,仔細打量周遙川。
這小夥子年歲不大,皮膚看起來也經過風吹日曬,到底是年輕,也沒起什麼褶子,瘦瘦高高,清秀得很,估計是個學校出來的文化人。
隻是他的眉眼中,總有幾分讓他看着親切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