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下午,趙梅來到李武家,一進門看見兩個小朋友趴在桌子上寫寫畫畫。
“奶奶!”李争争先看見趙梅,李希希也跟着姐姐喊“奶奶,奶奶......”
“你爸媽呢?”趙梅問。
“爸爸媽媽去給姥姥姥爺買東西了。”李争争天真地說。
“......出去多久了?”
“挺久了,應該快回來了。”
趙梅等了一會兒,李武騎自行車載着王惠回來了,王惠手裡拎着兩個紅色的禮盒。
一進屋,王惠打招呼道:“媽,您來啦。”
“啊,就倆孩子在家,你們也放心?怎麼當父母的?”趙梅責備道。
“媽,您放心,她們倆不會亂跑的,走之前給她們留了作業,再說了,我們掐着時間的。”王惠解釋道。
李武放好自行車,掀簾進來,“媽,怎麼了?有事兒啊?”
“啊,明天下午給李超相親,你們兩口子到時候過來露個面兒。”趙梅說。
“她才多大啊?相什麼親?”
“她還小啊?二十三了,也不好好工作,天天就知道瘋跑亂玩兒。”
“我大哥不是說讓她去新疆工作嗎?我爸知道給她相親嗎?”李武問。
“你大哥說得沒影兒,估計是你大嫂不同意,要說這介紹人呀,還就是你爸單位的,咱們也不好推拖。”趙梅頓了一下,又用略帶炫耀的口吻說:“聽說條件可不賴呢。”
李武對對方的家庭條件并不感興趣,他比妹妹大九歲,幾乎是自己一手哄着妹妹長大的,他并不想妹妹那麼早就結婚,尤其是自己見過了大城市的繁華以後,他覺得妹妹的人生也許還有别的可能。
王惠見李武不接婆婆的話,便端着杯水,笑着迎上來,“媽,給您水,給介紹的人家是哪兒的呀?”
“就小七河鄉鎮的,家裡開小賣部兒的,條件可是真不錯。”看得出來,趙梅是真的很滿意這人家。
“哦,行,明天下午幾點?我們提前過去。”王惠說話溫柔又識大體。
“明天下午三點,媒人加上那家人來得不少,到時候搬幾個凳子過去。”趙梅叮囑道。
“好嘞好嘞。”王惠應下。
——
大年初二,李武和王惠要帶着孩子們回娘家,家裡隻有一輛二八大杠,于是李武一大早便來到老宅借自行車。
一進老宅的門,先看見光宗和耀祖正在玩摔炮,趙梅端着一碗餃子從屋裡出來,“耀祖,先把餃子吃了,要不涼了鬧肚子。”
耀祖聽到奶奶喊自己,撒腿往門外跑。
“媽。”李武打招呼,“我們今天出門兒,借一下你那輛自行車。”
“去小惠娘家呀?”趙梅問。
李武點頭,“嗯。”
“去棚子裡推吧,在裡邊兒呢。”趙梅說完繼續去追耀祖。
李武推出來,停在院子正中,車胎上壓了好多泥污,他随手撿了個木枝子,蹲下身清理。
“這大過年的,都給她娘家買什麼了?”趙梅端着空碗回來,打聽道。
“還沒買呢,準備買點兒水果和點心。”
李武說的是實話,可趙梅卻不信,她表面神情如常,可話裡話外都是酸味兒,“不給她媽送點北京帶回來的東西啊?”
“媽......”李武擡頭看她。
“行了,愛有沒有,趕緊走吧。”
“老三今天出門兒嗎?告訴他初九回北京。”李武說。
“出門兒了,這兩口子一個孩子都不帶,淨出去瞎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