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者若有所思的神色不由苦惱。
本體的三位家長有所察覺,本體的摯友們也有所察覺,但雲歸源志在必得,也不會更改想法。
可是非常君所言非虛,這為難的選擇卻是在他面前了。
不同于其他人,雲歸源給了非常君光明正大一展抱負的機會,将他自怨恨的深淵拉了回來,這樣的存在,記憶很難抹除。
無法抹消的記憶會于新生的世界産生排異,屆時世界的排斥就不僅僅是讓他諸事不順了。
但是玄尊不是正好在邊上嗎,這可操作性就比較高了。
他終究不是雲歸源。
在劃分出來的那一刻,他們是同一個人,不屬于他們經曆的情感也在相繼回歸本體,宿雲寂雖然以雲歸源的身份面見尊佛,但這之後,他也不曾再出現。
于是,佛者選擇折中一下,讓負責的人修改了一下命簿。
不得不說,接引師叔的夢中證道确實實用。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心有所決,佛者雙手合十,低眉垂眸,讓強撐清明的人陷入安甯,随後化作蓮華,綻放凋零。
作為負責收尾的那一個,七體疊加的實力讓岄羲雲一躍成為當世至強之人。
就連武神,也可一力壓下。
主魂昭明與分魂蘇源在洪荒就合二為一,今世的主魂雲歸源又再次分離出岄羲雲七體的意識。
劉羲的道果,也由此落在了岄羲雲的身上。
言出法随,修改現實的能力烙印魂靈。
無喜無悲的道者接受着記憶,再三思量後,定下了結局。
既然抹除不了,那就模糊掉吧。
反正雲歸源并不活躍,認識的人裡除了德風古道的人相處許久,也隻有非常君較為特殊,讓他“早逝”便是。
其他的,既然曾經獨立,索性就一直獨立吧,就如同宿雲寂,就如他所言便是。
釋雲辭,就當作為素還真之子的岄羲雲魔化後的結果吧。
鎏金落日的雙瞳注視着編纂好的夢境,纖長的雙手注入了法則,天道履行契約,放開了核心接納了這道法則的銘刻。
神戰,輪回,說起來很是遙不可及,對于世人來說,也确實如此。
他們不知道那一天到底發生了什麼,隻是知道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星雨連綿,然後多了幾分茶餘飯後的資談,旁的,什麼都沒有影響到。
對于參與者來說,一切結束之後,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在度過初期修養回複後,生活又複歸平靜。
這一戰,于棄天帝來說,并沒有完全勝利,祂雖然是第一武神,但神界危亡之際,總有些驚喜冒出來,支持祂的神明也元氣大傷,最後雙方情理之中的打了一個平手。
在這之後,祂的封印也切實的打破了,隻是依舊習慣性的待在六天之界裡,奪過來六天之界的所有權,處理了後續的一些大事,就過着與以往無甚差别的日子。
唯一的區别,大概就是棄天帝酣暢淋漓的打了一場戰,又對于武道有了新的感悟,把注意力從人間的身上轉移開來,開始了閉關修煉的生涯。
沒辦法,武神的名頭太大,神界另一方也達成了和平協議,雖有摩擦,但也驚動不了祂這個層次的高手,重建時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更沒人敢來打擾了。
其餘的大事,以及戰後的休養生息策略都有岄羲雲這個專業人士留下後手。
可以說,岄羲雲這位摯友不可謂不盡心盡力了。
為了保證自家友人在解決問題後能夠心情愉快的感悟大道至理,他甚至早早的根據神界的情報給不喜歡玩政治的魔神留下了一份攻略大綱,隻有底下的人按部就班,總的來說還是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相反的,對于牽絆最多的人間,他的安排倒是沒有多少,頂多是保證一定時間内不會有什麼滅世危機出現。
主要是在這次的事件中,人間并沒有太大的變動,唯一的變動在他們還活着的時候也感受不深。
他也不是喜歡多管閑事的人,見到他們适應良好,也就放手不管了。
唯一需要在意的一點,他也算好了,自然也就沒什麼安排了。
在岄羲雲的演算裡,最大的可能在于棄天帝的理念升華,對于人間的是是非非也隻如過眼雲煙,一心專注大道浩淼之中就是。
當然,凡事都有意外,就算祂出關依舊堅持滅世,到祂執行理念,也需要時間準備。
依照神明與人類的壽元,等到棄天帝出關,雲歸源的親友就算飛升不了,也早就入了輪回,沒了在意的人,屆時人間如何,他也不關心了。
魔神本神無疑是清楚自家好友謀劃的,但于祂本身沒有影響,是出于祂自己的思維,所以選擇了縱容,在最後才會說岄羲雲對親友的眷顧讓祂驚訝的話。
同樣,岄羲雲也知道,所以他沒有不動聲色的引導魔神走向有利于人間的一面,隻是把兩條路擺在了祂面前,供祂分辨選擇。
都是故人,他不會厚此薄彼的。
反正人間苦境的故事也沒有因為雲歸源的離開停滞不前。
開啟夢境的道者苦思冥想,覺得同樣是自己,但其他的幾個在最後也不忘記坑他一下。
模糊記憶簡單,有邏輯,經得起考驗的模糊記憶也不難,但要是編一個能合情合理模糊記憶的美夢就很難了。
最後,在岄羲雲的操作下,劇本清晰了。
他把雲歸源生來體弱多病的形象得以強化,自小因病在雲海仙門和德風古道兩點一線的住。
住着住着,雲歸源無意中發現玄尊的思維受到邪染影響,找到淨化方法後,就順勢把非常君和末日十七扒拉了出來,一并塞入了仙門。
在天宙之間看到了西陵拂曉的事情,扯出來天迹和祌天爻帝,在這個過程裡與宿雲寂簽了契約。
不久前,在給自家師叔問奈何找到了治療方案後,不久就因病與世長辭了。
德風古道少了一個算計天地的蒼笙默問,多了一個天妒英才的雲宮之主。
而宿雲寂依循契約相助了正道後,歸于天命而去。
末日十七有天迹拉着,人覺有雲歸源的遺言拉着,在和一頁書的較量下也不會初心你死我活的局面。
幽界鬼界有他義父師叔們看着,也翻不起大浪。
編寫命簿的人寫到這裡,不由停頓了一下,思維有些遲疑,但很快就收斂心神,繼續推動夢裡的發展。
素還真的孩子叫岄羲雲,天生神聖,保住了母親的魂魄,後來被山靈養育成人,天資卓越,悟道自然,結交了三兩好友,最後因為救下了素還真魂魄曾經寄宿的伏龍先生,由此相認。
為保親人和天柱無礙,在好友雲歸源的天阙雲宮碾碎了系之生命的紅珠與故友達成锲約,成為了釋雲辭,最後為保住異度魔界沉睡,被父親送往時間城,同時借此複活生母沉睡的靈魂。
再後來,為了輪回建立,獻祭而亡。
邏輯通順的夢境,聰明人太多,模糊的記憶隻能進行微調,但素還真與非常君又不一樣,所以劃分成兩個人的死法也需有所不同。
隻是在凡人看來,這最後的結局,可能算不上是美夢吧,但岄羲雲認為這是他最大程度上能給予衆人的美好了。
等價交換是法則,他可以無視法則的壓力,随意修改他們命軌,但世界和天道不可以,而他如今的實力也不足以修改這個法則。
讓他肆無忌憚的底氣在于他可以支付代價,尋找到兩者之間相互抵消的平衡點。
天秤的一端是被修改的命軌,另一端就要是同等的大道法則和功德。
代價就是支付的人的存在徹底消失。
能殺死道的,隻有道自己。
這就是平衡。
正如非常君為例,雲歸源若是因此主動抹消記憶,還要自裁,一旦發現端倪,他勢必不會罷休,一個不小心,很有可能就會走入原定命軌。
為了防止白費力氣,雲歸源也是煞費苦心了,特意找了有經驗的分魂出來主持這個夢境,修修補補,才變成了如今難得平和的時候。
處理好了苦境的後續,雲歸源的此世,畫上完滿句号。
但天道法則的更改,也會造成時空罅隙的誕生,在法則的排斥下,道者走入其中,離開了這個世界,當做一場短暫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