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樂心頭一驚,大哥李重潤竟還是被二張兄弟誣告至死了!
難怪她180度大轉彎,改變自己的主意。
其實剛穿來時李雲樂對李顯一家并沒有多少感情,隻單純地想要擺脫自己被殺的命運。
甚至起初在襁褓中的她看到剛被貶房州頹廢的一家人時,她心中還有些無語地感歎一家人這樣難怪在最後會輸了個徹底。
然而這一家人卻又是皇室之中真正有家人之情的一家。
李顯自不必說,就如同曆史中的那般慈父中的的慈父。
韋氏雖更加嚴厲些,但對幾個親生孩子卻也是萬分疼愛的。
李重潤也是一個慈愛的好大哥,對弟弟妹妹們很是照顧。
至于李仙蕙,她隻比自己稍大,但卻很有身為姐姐的自覺,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會想着妹妹們。
而且他們大概是憐愛自己還沒出生就被流放從未過上好日子,又是幼女,所以更是寵愛自己。
人心都是肉長的,李雲樂上輩子還是個孤兒,漸漸地就将他們視為了真正的家人,而她的目标也從避免自己被殺變成了避免李顯一家被殺。
于是回來洛陽之前,她再三囑咐李重潤哪怕是私下無人時也不要跟别人評說武皇以及她男寵之事之事,畢竟隔牆有耳。
她還跟李仙蕙提議若她也不願嫁給武家人,就跟她一起出家當女冠好了。
然而李仙蕙卻對武延基一見鐘情,非君不嫁。
李雲樂心中暗歎,兩人竟是真愛,難怪曆史上李仙蕙會因丈夫被賜死後郁郁而終。
于是她隻能轉而委婉提醒李仙蕙提醒自己丈夫不要随便說話,小心禍從口出。
兩人雖有些不解,但都鄭重地答應了下來。
李雲樂本以為有她的提醒,兩人應當是能避免這一遭。
然而雖然晚了一年,事情卻還是發生了。
這是純粹的二張兄弟誣告?還是曆史慣性終究會發生?
不對,這件事的重點不在于他們是否非議了二張,而在于武皇怎麼想。
朝中進谏二張兄弟的臣子那般多,也沒見武皇處理多少臣子,武皇更不會像某些人所想的那般為了兩個情人出氣所以逼死了自己的孫子。
她會對李重潤和武延基重拳出擊是因為她覺得手中的權力受到了威脅,在借機敲打兩家。
而她自己經此一遭也看透苟着是沒用的,一退再退隻能成為别人案闆上的肉,想要保護家人隻能鬥争奪得皇位。
*
身為被逼死的當事人李重潤、武延基更是被吓得不清,身子都不可抑制地顫抖了起來。
李重潤心中還很不可置信,有了妹妹的提醒,他回到洛陽後哪怕心中對二張及朝政再怎麼不滿也不敢議論半分。
這肯定是誣告!
然而他雖不是頂尖聰明,此時也意識到事情的根源,武皇認為他們對二張的不滿其實是對她的,所以才會下重手。
所以現在不是害怕或者攀扯二張兄弟的時候,更重要的是要向武皇表明他們的衷心。
于是他當即跪倒在地,對着武皇磕頭道,“您能讓我們重歸神都就已經是莫大的恩賜了!重潤和家人又怎麼可能對陛下的安排有半分不滿?這其中肯定有誤會!還請陛下明鑒!”
一旁的武延基被自己的死訊砸得有些懵還沒有回過神,但見到李重潤都已經跪了下來,他也下意識地跟着跪下。
在武皇身旁伺候的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聽着李重潤的話後臉色更是灰敗。
李重潤全程沒提他們,卻更加襯托出了是他們誣告了兩人。
如今控鶴監才剛成立,張家兩兄弟自然也不像日後那般膽大,雖然也已經開始賣官賣爵,但到底還不敢不将朝廷重臣和皇子皇孫們放在眼裡。
然而眼下天幕卻爆出了他們未來會更加肆無忌憚,早就看不慣他們的朝臣們肯定更會借機逼迫武皇處理他們。
而他們這一出導緻了武皇的孫子和侄孫死亡,她又真的不會心生芥蒂嗎?
二張兄弟頓時也跪倒在地,“陛下,臣對您可是忠心耿耿,決計不敢陷害皇子皇孫,構陷忠良啊!這定然是天幕在誣陷我們!”
朝臣們這時也反應了過來,他們自是不想這麼放過二張。
一向直言敢谏的鳳閣侍郎魏元忠更是言辭激動道,“陛下,天幕已經言明這二張兄弟乃奸詐小人,臣懇請陛下嚴肅處理兩人,關閉控鶴監,也切莫再親近這等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