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鳳隐朱衣局 > 第5章 學院修羅場

第5章 學院修羅場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顧景輝傲然而立,目光銳利地盯着林潇:"林公子,上次詩會僥幸而已。聽說蘇府即将舉辦文會,屆時我定要讨回公道。文章之道在于繼承聖賢,而非标新立異。"

林潇沉穩回應:"顧公子詩才驚人,在下愧不敢當。詩文之道各有所長,不敢妄自揣度高下。"她語氣平和,卻字字有力,不卑不亢。

蘇臨淵适時道:"顧兄,先生已到,比試之事待課後再議如何?"他轉向林潇,眼中閃過一絲贊許,"林兄氣度不凡,家妹常說,當世能與她論文之人不過寥寥數人,林兄便是其中之一。"

衆人在蘇臨淵的引導下一同進入課堂。林潇走在其中,心中卻在思量蘇臨淵方才的話。蘇雲錦竟如此評價她?這個認知讓她心中升起難以名狀的喜悅,卻又很快被現實的陰影所籠罩——她的身份是一個謊言,而謊言築就的關系終究難以長久。

課堂内,學生們按照席位就座。林潇發現自己被安排在靠前的位置,與蘇臨淵、顧景輝同排,顯然是因為鄭德全的關系。

講台上站着一位須發斑白的老者,身着一襲素色儒衫,神态威嚴卻又不失儒雅,正是鄭德全提到的韓松先生。

韓松目光如炬,一一掃過在座學生:"今日講解策論要義。科舉考場,非但考察學問,更考驗政見。"他的聲音洪亮有力,帶着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當今之世,正值變革關頭。一篇好的策論,不僅要引經據典,更要能洞察時局,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

這開場白就與一般的科舉指導不同。一般教習多強調格式規範和八股套路,韓松卻一上來就談時局變革,讓不少學生面露詫異。

課程中,韓松出人意料地不拘泥于八股格式,而是着重講解朝政利弊與當世形勢。他特别強調皇帝近來推行的新政,言語間對太後派系多有批判,稱其"守舊僵化、阻礙國家發展"。

"《周禮》雲:'與其奉法而殺人,不如廢法而救人。'法之所在,為民所用,非為禁锢民智。"韓松慷慨陳詞,"當今之世,内有百廢待興,外有強敵環伺,若仍墨守成規,何以圖強?"

林潇默默記下這番話,心中思量:韓松明顯是皇帝一派的人,鄭德全安排她來此上課,是想将她推向皇帝陣營?鄭德全表面效忠太後,暗中卻想兩頭下注?

她環顧四周,發現蘇臨淵正專注聆聽,不時點頭;顧景輝則眉頭緊鎖,似有不滿;而周子安早已昏昏欲睡,全無學問中人的樣子。

下課後,顧景輝立刻上前與韓松辯論:"先生所言與朝廷祖制不符。太後娘娘恪守先帝遺訓,如何能稱為保守?先帝聖明,其制定之法豈能輕易更改?"

韓松面露不喜:"學問之道貴在求真,不在權勢。顧公子若執着于權貴之見,何以成大器?當今皇上勤勉聰睿,勵精圖治,正是有為明君,其推行新政乃為國計民生着想,豈能以'違背祖制'一言而廢之?"

顧景輝聽聞臉色鐵青,又辯了幾句便轉身離去,顯然對韓松的回應極為不滿。

林潇正欲随衆人離開,韓松卻喚住她:"林公子留步。鄭總管囑托老夫特别指點你的科舉大業。"

待其他學生都退出課室,隻剩他們二人,韓松仔細打量着林潇,目光犀利如刀:"林公子的文章已臻大家風範,老夫拜讀過你在詩會上的作品,确實不凡。但科舉非隻考文才,更考政見。當今之世,朝堂之上派系林立,一言不慎便是滅頂之災。"

林潇謹慎地點頭:"先生教誨,學生銘記。"

韓松轉身從書架上取出一冊厚重的書籍,輕聲道:"此書記錄了近年科舉考題走向與評判标準,對答題大有裨益。老夫看林公子天資聰穎,又有鄭總管提攜,必能高中。隻是..."他意味深長地頓了一下,"高中隻是開始,若能把握時局,前途不可限量。"

林潇接過書冊,心知韓松話中有話:"敢問先生,此次蘇府文會,可有什麼需要特别注意之處?"

"蘇丞相府上的文會向來是京城文壇盛事,"韓松意味深長地說,"尤其是蘇丞相嫡女親自主持的文會,更是不容小觑。蘇小姐才華橫溢,卻又心思難測。蘇大人此次設文會,表面是為賞才,實則欲借機考察各學子才學,與蘇公子相較高下。若能得丞相賞識,對你科舉之路大有裨益。"

他又補充道:"隻是那蘇小姐思想前衛,有違禮教,林公子與她交談時需謹慎,勿被其帶偏了方向。"

林潇心中一動,韓松這番話顯然是提醒她在文會上要注意立場,不要被蘇雲錦的思想影響。

道别韓松後,林潇走出課室,沉浸在複雜的思緒中。她的每一步都如走在鋼絲上,女扮男裝的秘密、父親的壓力、鄭德全的算計,還有即将面對的蘇雲錦——這一切都讓她感到窒息。

下課後的院落中,蘇臨淵主動尋來,與林潇并肩漫步。他舉止溫文,言談謙和,卻在談及朝政時,眼中閃現出罕見的銳利。

"林兄可知,近日朝中争議頗多。表面争的是邊關駐軍調配權,實則争的是國本。"蘇臨淵輕聲道,語氣中帶着少有的嚴肅,"太後派系主張循規蹈矩,事事請旨;皇上則欲收回實權,重振朝綱。這背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理念之争。"

林潇靜靜聆聽,不動聲色地觀察着蘇臨淵。這位丞相之子表面溫和謙遜,内裡卻是主見堅定、明辨是非之人,與傳聞中的"循規蹈矩"形象大相徑庭。

蘇臨淵見林潇沉默,又道:"家妹将主持此次文會,以'月'為題。我知她期待與林兄再一見。上次詩會後,她常常提起林兄的才華,言道當世少有。"他微微一笑,"家妹性情獨特,眼光極高,能得她如此評價,實屬難得。"

林潇心中既有期待再見蘇雲錦的喜悅,又有身份欺瞞的愧疚。那一日的詩會上,她與蘇雲錦隔着人群四目相對的一瞬,有什麼東西在心中生根發芽。

葉臨風也加入談話,打破了短暫的沉默:"顧景輝必定刁難林兄,此人記仇得很。上次詩會被你勝過,顔面盡失,定不會輕易放過你。"

不遠處,周子安正帶着幾名纨绔子弟欺淩一名衣着樸素的學生:"窮酸書生,也敢來崇文書院?不怕髒了這地方?你那破布般的衣裳,也配與我等同席?"

那學生雖然衣着簡樸,卻目光清澈,不卑不亢:"周公子,書院乃學問之地,豈論衣着華貴?孔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問面前,人人平等。"

周子安被駁得啞口無言,惱羞成怒,正欲動手,蘇臨淵已經走了過去。他并未訓斥周子安,隻是和氣地邀請那位貧寒學生一同讨論剛才課上的内容,巧妙地化解了沖突。

看着這一幕,蘇臨淵微微蹙眉,低聲對林潇道:"周子安仗着父親是禮部尚書,在書院橫行霸道。學問淺薄,詩文全靠他人代筆,卻自诩名門正統。對女性尤為輕視,常言女子無才便是德。"雖語氣平和,卻字字誅心。

林潇想起周子安曾多次在文會上對蘇雲錦出言不遜,心中升起一絲不快,但她不動聲色,隻道:"蘇兄氣度不凡,家妹想必也是如此。"

"家妹性情與我迥異,"蘇臨淵笑道,"她敢愛敢恨,心直口快,常惹非議。不過她眼光獨到,見解精辟,若能得她青睐,必是真才實學。"

離開花廳,告别蘇臨淵後,林潇在假山旁遇見了正欲離院的葉臨風。

"林兄且慢。"葉臨風左右看看,确定四下無人,低聲道,"這韓松與梅老是故交,已暗中傳信。文會之上多留心蘇家大小姐,她或許就是你命中貴人。"

林潇心頭一震——命中貴人?蘇雲錦?

葉臨風看出她的猶豫,拍拍她肩膀:"三日後文會,我會來接你。無論發生什麼,保持冷靜。朝堂風雲變幻,我們這些小卒子,苟且偷生才是正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