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瀾睡眼惺忪,揉了揉眼睛,強撐着下床,“噓,小聲些,别驚醒了母妃,我們悄悄出去。”
雲喜仔細地點起一盞小燈:“難為姑娘起這麼早了,世子和王爺已經出門了,街上也可熱鬧了呢。”
李瀾捧了一把水洗漱,頓覺清醒,朝窗外望去,天果然才蒙蒙亮。
“雲喜,你将我那鬥篷拿來。”雲喜拿來鬥篷,通身的灰黑色,裡頭是上好的狐毛夾層,輕暖精緻,春天穿正合适,最重要的是不易引起注意。
“姑娘真的不和王妃打聲招呼嗎?”雲喜提着小燈,有些擔心地問。二人已然出了王府。
“放心吧,我們就去看一眼,定能趕在母妃起身之前回來。”
兩人來到街上,雖是天色尚早,街上已然是熱鬧非凡,百姓們聚在兩側,不為别的,隻為目送大軍出征。
李瀾找了一處較為隐蔽的地方,兩人來得不算早,稍等了一會,前方便傳來騷動,隻聽見前頭有人大喊:“将軍來了!”
李瀾立刻踮起腳睜大眼睛去找,果真在街的盡頭看到一隊人影浩浩蕩蕩走過來。
馬蹄漸漸逼近,踢踏踢踏在街上走,像是整個軍隊有力的心跳。
不多時,李瀾便瞧見了李琅。
她的二哥走在軍隊前列,騎着通體黑亮的駿馬,李琅容貌本就标志俊秀,脫去武将的身份,倒像是一位書生,此刻穿着堅硬的盔甲,更添堅毅威嚴之色,不像是意氣風發的少年,渾是位千錘百煉的老将。
他的身後跟着封良,兩人一前一後,為整個軍隊添上最亮麗的保護色,像是整個隊伍的盾。
李琅眼神堅定,李瀾順着他的眼神向前望去,那是城牆的方向。
左右的百姓見狀紛紛跪下行禮,更有甚者激動地抹眼淚,高喊:“天佑我大昭!天佑大将軍!”底下的百姓高低起伏地跟着呼喊。
李瀾自然也拉着雲喜跪了下去,她聽着左右百姓的呼聲,有一股熱流在心頭湧起,她跟着百姓一起呼喊。
“天佑我大昭!天佑……”她存着私心,輕聲又說了一句,“天佑我二哥李琅。”
李瀾擡頭,剛好看見李琅經過她跟前,不知是不是看錯,李瀾竟遠遠瞧見他兄長眼角的一絲淚光。
可天色朦胧,萬物皆暗,淚光晶瑩,又怎會不清晰。
軍隊行走的速度很快,一晃眼便快走完,到了隊尾,李瀾眼尖地看見自家父兄跟在後頭,二人穿着官服,更顯肅穆。
“姑娘,咱們走吧,隊伍已經走完了,再往前便是城門了。”雲喜道。
李瀾也曉得,軍隊便是到城門外,皇帝與太子将會親自鼓舞士氣,目送将士們離城。在此時段,城門暫時封鎖,禁止進出,她們二人本就是偷摸出來,定是不可能跟随隊伍出城。
李瀾想了想,最終隻能歎氣作罷,“走吧。”
城門外。
李琅的手暗自摩挲着挂在腰側的平安符。李瀾不知道的是,在她低頭的那幾秒,李琅在人群中瞥見了她的身影,驚訝卻隻能面上不顯,在李瀾擡頭的前一秒收回了目光。
此去一戰,不勝不歸。
李琅擡手示意軍隊停止前進,随即翻身下馬,行至皇帝身前深深一拜。
皇帝渾厚有力的手拍了拍他的肩,不輕不重地捏了一下。
“朕的江山,大昭的疆域,此次全在愛卿了。”他這話說的重,李琅不敢受之,隻抿了抿唇道:“臣定當竭盡全力,打赢此戰,為陛下分憂。”
到了太子跟前,李昭秦沒多說什麼,瞥見了李琅腰側的平安符,明白了幾分。
“殿下……”李琅欲言又止。
“京城有我。”短短四字,便能令李琅安心非常,他向李昭秦投去感激的目光,李昭秦懂得李琅憂心的是什麼,李琅在前線,李昭秦就是他在京城的後盾。
李見鴻仔細打量着兒子,隻覺得萬分寬慰,“此去路遠,我與你母親、兄長還有阿凰在家中等你回來。”
“是。”李琅與大哥李煥簡單擁抱,李煥在他耳邊小聲道:“多保重。”
李琅利落上馬,隻聽得皇帝高聲道:“我大昭的将士們,此去一戰,為守衛大昭的榮耀!此戰必勝!”士兵們收到鼓舞,大聲呼喊:“天佑大昭!此戰必勝!”
聲音此起彼伏,像是要轟動整個京城上空。
李琅最後看了一眼京城,像是告别自己的牽挂,随後勒緊缰繩,調轉方向。
“起程!”
烏泱泱的大軍離開京城,馬蹄聲漸遠。李昭秦沉默地看了看京城上空,曦光刺破了霧氣,帶來新的曙光,新的一天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