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蟲洞的研究在穩定共感之後悄然展開。穿越蟲洞的原理并不複雜,複雜的是“回歸”。
那并非任務指令,而是齊臨和喻時川共同提出的私人研究。他們在一次精神圖景深層共振中推演出一種可能維系精神完整性的穿越機制:如果精神頻率與某個“時點”完全共鳴,便能在理論上“幹預”正在走向崩壞的分支線。
簡單來說,這是一種精神向導引領哨兵“進入非本時空”的能力。
但他們很快意識到,真正能夠承受那種頻率跳躍的人,隻能是喻時川。作為向導,他的精神體具備“遊離”狀态的能力,可以穿越時間中不斷崩塌的片段而不被撕裂。
“我們必須保持一個坐标。”喻時川說。
“你是指時間坐标?”齊臨問。
“不,是精神坐标。”他望向齊臨,眼神清晰得仿佛穿透了層層時空,“我需要一個恒定的錨點,無論我在哪條時間線上,都能找到回來的一條縫隙。”
“你想讓我做那個錨點?”齊臨低聲問。
喻時川點頭:“你是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東西。”
“我該怎麼做?”齊臨問。
“不要做什麼。”喻時川握住他指尖,“你隻要在這裡。醒着,或者睡着,隻要你還在我能感應到的世界裡,我就能回來。”
這不是誇張。對于向導而言,精神錨點是唯一能将頻率拉回現實的依托。
而齊臨的存在,正是這種穩定的、恒定的頻率源。
在三次模拟穿越成功後,研究所内部默許喻時川繼續進行“跨時間線穩定幹預任務”。他是唯一能在精神頻率不崩的前提下,與多重時間線保持短暫共感的向導——不是因為他更強,而是因為他身後站着齊臨。蟲洞穿越計劃由高層以“光臨者”命名,歸入特殊保密級别。
隻有哨兵齊臨的精神頻率,能與他在任何時空錯位中建立錨定。
為此,所裡設立了絕密機制:“單向穿越,原始錨定”。
意即:隻有喻時川被允許跳躍,而齊臨,必須永遠留在這個時間點,為他提供唯一的、可回歸的精神坐标。
“你确定?”主管曾問他,
“你清楚這麼做意味着什麼。”
喻時川隻是輕輕颔首:“他不動,我才會回來。”
而齊臨也對主管說過同樣的話:“我不動,他才能回來。”
喻時川從未告訴齊臨,自己在第二次任務中,幾乎被困在十年前的舊世界碎片中整整六小時。那一段時間,唯一讓他保持精神完整的,是齊臨送給他的那隻懷表——
每當他瀕臨精神力崩潰,閉上眼,就能在圖景中看見那片桦林,齊臨站在湖邊,對他伸出手。
“你回得來,我信你。”那時齊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