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很快便傳到了縣城,縣令大人得知這個消息後,興奮不已。他飛快地趕到了小莊村,看着那金黃的麥田,笑得狠狠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他與周薇薇深切地聊過之後,對周薇薇的善舉和智慧贊不絕口。回到縣衙後,他立即寫了一封奏折,派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呈遞給了皇帝。
皇帝收到奏折後,對冬小麥的事情十分重視,派人下來查探。經過一番調查,确認冬小麥高産且收獲時間較短的情況屬實。
皇帝龍心大悅,賜予周薇薇黃金千兩,绫羅綢緞百匹,并下旨為她立碑,表彰她的功勞。
得益于周薇薇的功勞,她外出當兵的大哥也跟着收益,退伍回來了。
周啟年穿着破舊的衣衫,布鞋沾滿泥漿,望着眼前氣派的青磚瓦房,他狠狠揉了揉眼睛,簡直懷疑自己找錯了地方。
記憶裡那有些殘破的舊房子,何時變成了四四方方的大宅院?
他顫抖着雙手推開門的瞬間,一抹熟悉的身影頓時讓周啟年潸然淚下,“娘!”
沈氏聞言,轉過身來,看見是自己幾年未見的大兒子周啟年,手中的簸箕“哐當”落地,晾曬的野菜灑了滿地。
她跌跌撞撞撲過來,布滿老繭的手顫抖着撫過周啟年凹陷的臉頰,淚水滴在周啟年胸前褪色的補丁上,不住的念叨着,“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周啟年僵着身子任母親打量,目光掃過滿院的孩童,“這還是我家嗎?”
周啟年的聲音沙啞得像破風箱,“十多間寬敞的大房子、十多個小孩子、各種嶄新的衣裳……娘,咱家哪來的這麼多錢?”
沈氏破涕為笑,拉着兒子往堂屋走,眼角的皺紋裡都笑的擠在了一起,“這些全是你妹妹的功勞!自從你父親去世,她就變成了大力士,成了我們孤兒寡母的頂梁柱……剿匪得了賞錢,又開了那麼多燒烤鋪子……”
她絮絮叨叨說着,從改良麥子到收留孤兒,從荒山種果到皇帝賜匾,直說得周啟年目瞪口呆。
“小安,快過來見你大哥,你之前不是一直說想要見大哥嘛,喏,快叫人。”沈氏瞅着躲在門後的小兒子,眼角笑出細密的紋路,朝他使勁兒招手。
周佑安隻探出半邊身子,虎頭虎腦的模樣像隻受驚的糯米團子。
他穿着嶄新的衣衫,領口和袖口繡着好看的花紋,腰間系着沈氏縫制的驅蚊香囊,随着動作輕輕晃悠。
許是突然見到陌生的大哥,他有些認生和害怕,烏黑的眼珠子轉了轉,突然跑到沈氏身後躲了起來,說什麼也不肯叫人。
“别怕,這是你親大哥呀!”沈氏伸手抓了一下小兒子的胖乎乎的胳膊,然後耐心的勸說道。
周啟年從懷裡掏出個布包,裡面躺着幾顆皺巴巴的野棗,那是他路上舍不得吃,特意留給家人的,“給、給你吃,小安。”
不過現在他看着家裡這般好的條件,估計小弟是不會吃的吧,一時之間,周啟年有些失望。
周佑安的手指動了動,又往後縮了縮。直到他看見大哥失望的眼神,以及親娘鼓勵的模樣,才鼓起勇氣,一頭紮進那帶着陌生氣息的懷抱。
“大哥。”周佑安鼻尖蹭着周啟年肩頭的補丁,奶聲奶氣的叫道。
周啟年喉嚨發緊,輕輕晃着懷裡的小人兒,突然感覺眼角有些發燙。
周薇薇原本正在田間巡視,聽說自己大哥回來了,急忙跑回了家。
原主記憶裡那個總把她扛在肩頭的少年,如今腰背佝偻,鬓角竟生出了白發,周薇薇有些傷感,她輕聲喚了一句,“大哥。”
周啟年聞言,猛地轉身,望着出落的越發亭亭玉立的少女,眼含熱淚的說道,“薇薇真是苦了你了……”
話音未落,瞥見廊下立着的顧青朝,少年身姿挺拔如松。
“石頭,沒想到有一天你會成為我的妹夫。”周啟年神色怔了一下,語氣帶着幾分感慨的說道。
顧青朝恭敬行禮,嘴角噙着笑意回道,“那是我和薇薇命中注定的姻緣。”
他說着,下意識望向周薇薇,目光交彙時,兩人都露出一抹默契的笑容。
暮色漸濃時,周啟年跪在父親墳前,黃土上上的紙錢在風中搖曳。
等他祭拜回來時,餐桌上已擺滿豐盛菜肴。油亮的紅燒肉、金黃的燒雞、新釀的米酒……這是沈氏特意給離家多年的大兒子做的,裡邊滿滿都是一顆慈母之心。
她給每個孩子碗裡都夾了大塊肉,眼角的淚花映着燭火,說不出的喜慶。
“敬大哥平安歸來!”
衆人舉杯相撞,為這一刻的團圓歡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