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嶼系好最後一圈發繩,湊近她耳邊,低聲道:“不寵你,寵誰。”
懷念紮好頭發,被時嶼牽着從卧室走出來,腳步還帶點困倦。
廚房已經飄出了熱氣騰騰的香味,桌上擺着一碗皮蛋瘦肉粥,一碟小炒青菜,還有她愛吃的雞蛋三明治。食物看起來不複雜,卻每一樣都合她口味。
她撐着下巴坐到餐桌前,眼睛還沒完全睜開,聲音軟軟的:“你幾點起來的啊?”
“比你早。”時嶼把牛奶倒進她杯子裡,低頭問,“先吃粥還是三明治?”
“都想吃。”懷念伸手撈過三明治咬了一口,又哼哼了一聲,“你以後早點都給我做這個行不行?”
時嶼坐到她對面,一邊喝茶一邊點頭:“行。”
她咀嚼動作一頓,嘴角忍不住翹起來:“你真的太好使了。”
他擡眼看她,語氣平淡:“你喜歡我聽你的,不好使你也得用。”
懷念差點笑出聲,喝了口牛奶壓下笑意,眼睛彎彎的:“你這人怎麼這麼毒舌又寵人?”
時嶼沒回她,隻是伸手替她擦了擦嘴角沾到的醬料,低聲:“别說話了,吃飯。”
她眼神亮亮的看着他,像是看什麼不得了的寶貝似的,忽然往前一撲,把下巴擱在他手背上,笑得一臉甜:“你真的特别像我養的貓。”
時嶼低頭看了她一眼:“貓也不喂你做飯。”
“所以你比貓厲害多了。”
他輕笑了下,嗓音低沉:“那你就别跑了,喂了飯還得留着。”
懷念一怔,盯着他看了兩秒,笑容忽然就柔了下來,心口像被輕輕撞了一下。
她輕輕應了聲:“……我不跑。”
圖書館主樓的天窗透着柔光,懷念抱着電腦從樓梯走下來,一眼就看到靠近窗邊的位置——時嶼已經坐在那裡了。她走過去,聲音不大,但帶着點笑意:“你不是說有别的會議要處理?”
時嶼擡眼,看她落座,語氣很淡:“地點臨時換了,離你這邊近,順便來看看。”他把插着書簽的文件夾移開一格,讓出空間。
懷念放下電腦,一邊整理資料一邊笑着說:“你順路也順得太剛好了吧?”
“所以你不歡迎我?”
她哼了一聲,沒回答。
幾分鐘後,簡梓萱背着黑色帆布包走進來,掃了一圈圖書館,朝懷念招手:“懷念!”
一擡眼,她注意到懷念旁邊坐着一個男人,腳步微頓了下:“這位是?”
“我男朋友,時嶼。”懷念介紹時語氣輕松,像在陳述一個再自然不過的事實。
時嶼朝她點了點頭,禮貌又克制:“你好。”
簡梓萱愣了愣:“你男朋友也在這上學?”
“不是,他是做雲和科研項目的,”懷念笑笑,“今天剛好也來主館。”
簡梓萱“哦”了一聲,但還沒來得及多問,宋亦軒和陳熙言就從書架方向拐過來。
宋亦軒看到坐着的男人,直接停住了腳:“……你是時嶼?”
時嶼禮貌地起身,朝他伸出手:“宋亦軒?”
“我靠,真是你?”宋亦軒忍不住笑出聲,“我們郵件對接了三個星期,今天終于見到真人了。”
陳熙言也反應過來,笑道:“怪不得你簽名寫S.Yu……我們一直以為是雲和那邊的核心負責人,沒想到就是你。”
懷念眨了眨眼,驚訝回頭:“你們……原來都認識?”
宋亦軒挑眉:“我們跟他郵件溝通好久了,雲和項目的合作負責人,不就是你家男朋友。”
懷念微張着嘴:“……我真不知道他要來這圖書館。”
簡梓萱調侃道:“你家人可太低調了。”
時嶼看了懷念一眼,語氣溫柔:“沒想打擾你。你說今天有小組作業,我就順路來看看。”
懷念輕踢了他一下:“順路還能順到同一個會議室。”
他垂眸笑了下,沒說話,隻是順手把她掉下來的發絲撥到耳後。
宋亦軒一邊翻開資料一邊笑:“那你要坐下來聽我們講設計方案嗎?”
“我不參與你們作業,”時嶼看向懷念,“我在旁邊等你。”
“那等我們寫完,你請我們喝咖啡?”
時嶼沒答應也沒拒絕,隻是看了懷念一眼。
她撐着下巴,笑着說:“你要敢不請,我晚上就不給你洗水果。”
“……那還是請吧。”
幾人一陣輕笑,氣氛不由得輕松下來。
陽光透過高窗灑下來,落在木桌上,一半是書頁,一半是他倆對視的目光——溫柔又自然。
圖書館的一間會議室裡,四個人圍坐在桌子兩側,幾台筆記本電腦、文件和一瓶水安靜地放在桌上。四周的書架散發着溫和的木香,光線柔和,偶爾有幾位同學從窗外經過,整個空間顯得異常安靜而專注。
時嶼坐在最靠近窗戶的一側,低着頭翻看着手中的資料。他的目光始終專注,仿佛把這個房間裡的一切都排除在外,隻剩下眼前的工作。
簡梓萱輕咳了一聲,打破了甯靜的氛圍:“時嶼,項目的框架我們基本定下來了,你覺得這個方向是否合适?或者你有更好的想法?”
時嶼放下手中的資料,微微擡頭看了一眼簡梓萱。那雙深邃的眼睛并沒有流露出太多情感,但目光卻很堅定:“這個方向是可以的。現階段我們需要聚焦在數據模型的準确性上,同時,也可以考慮引入一些更實際的應用場景。”
他頓了頓,轉向陳熙言和宋亦軒:“如果能把實驗模型調整成多樣化的應用,效果會更好。除了實驗的理論深度,我們更應該看重它的可操作性。”
陳熙言輕輕點頭,顯然對時嶼的建議很感興趣:“多樣化應用的方向不錯,尤其是市場方面,客戶需求直接決定了研究成果的價值。”
“對,”宋亦軒插話道,“如果能在現有的框架下提升應用性,确實能提升項目的吸引力。我們可以提前設定一些真實場景,進行數據模拟。”
簡梓萱也覺得這個方向很有價值,她迅速翻開手頭的筆記,記錄下他們的讨論成果:“那我們就按這個方向走,先對現有的數據模型做優化,盡量多嘗試一些實際應用的場景。接下來我會分配每個小組的任務,大家在下周統一反饋結果。”
時嶼點了點頭,目光略微掃過其他三人:“大家的任務分配需要合理,既要考慮數據的真實性,也要考慮實驗的時間性。這個項目的進度必須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明白,”陳熙言和宋亦軒異口同聲,簡梓萱也輕輕點頭表示同意。
時嶼的話語雖不多,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精準到位。其他三個人都在認真記下,仿佛在默默領會他那份沉靜下的決斷力和責任感。
此時,宋亦軒突然翻看了一下手上的資料,語氣随意卻也帶着認真:“如果項目中涉及到更多外部資源的協調,咱們是直接聯系學校那邊,還是有專門的渠道?”
時嶼淡然地回答:“我已經聯系過導師,應該很快會有答複,至于其他的外部資源,學校那邊正在協調。預計下周會有初步的結果。”
“那就等下周的消息了。”陳熙言點了點頭。
随着讨論逐漸深入,大家開始按照各自的任務安排,迅速劃分好工作。雖然他們彼此之間相識并不久,但默契卻在這次合作中逐漸培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