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霆則在紙張上面寫了個第一日,背默,又問:“範圍呢,四書全本嗎。”
這個他們不知道,紀霆則在後面打個問号。
“第二日比解意。”
“三十位學生依次限時作答,超過解答時間,就要退出。”
“一直到場上隻剩十五人。”
一天淘汰一半?
有夠狠的。
不過最難受的,還是第三日那十五個學生。
因為私塾大比名次隻取前十。
明明距離名次一步之遙,卻很容易被淘汰,這種心情肯定很難熬。
紀霆在畫紙上寫了解意兩字,範圍依舊未知。
“第三日呢。”
“依舊是解意,但不是寫下來,而是考官當場出題,學生當場口答。”
好家夥,這兩場筆試,一場面試。
先淘汰基礎不牢固的,再淘汰理解不過關的,最後淘汰心态不夠穩的。
這三場下來,若是能熬過去,距離考過秀才,應該都不遠了吧?
事實也确實如此。
甚至有人把宜孟縣的私塾大比,稱作小童試的。
說是隻要在這上面拿到名次,明年二月份的秀才考試,一定能夠考過。
當然也有當衆出醜,心态不穩的,丢了全家全族臉面。
紀霆在第三日後面,寫了個面試。
“第一日考的是基礎,所以四書肯定要背會的,否則去了也白搭。”
“但也有訣竅,那就是先把好背的背會了,晦澀難懂的直接放棄,能保幾分是幾分。”
“第二日考理論,肯定有其範圍,最好搜羅前十年考試範圍,要是能弄來考官風格就最好了。”
“多做真題,遠比盲目學習要好。”
“若是能到第三日,其實大家理論水平都差不多了。”
“比的則是風度,口才,儀态。相比其中意思,儀态風度更加重要。”
面試嘛,大差不差的,肯定是氣質優先。
紀霆分析一遍,小四小五都聽傻了。
私塾大比,原來是這樣嗎?
怎麼三哥哥一解釋,感覺完全不同啊。
不等兩人興奮,紀霆直接道:“别高興得太早,聽說私塾大比持續三四十年之久,估計不少人都知道其中訣竅。”
“尤其是大族子弟,必然知曉其中潛規則。”
也就是說,分析出這些東西,不過是距離人家又近一步,而不是領先一步。
要說第一日好辦,無非是下苦功夫,認真背誦即可。
但第二日的考試範圍,以及考官喜好,卻是難題。
至于第三日?
這風度儀态,如何拉開差距呢。
兩人惆怅的時候,紀霆輕咳:“别想前兩項了。”
“若想過了第一關,抓緊背書,才是正理。”
是啊。
至少要先背會了再說。
博學館内部選拔,要的也是這個。
說話間,紀霆已經制定好目标。
兩個弟弟已經通讀四書,他們要做的就是背誦。
今日是三月二十八,距離四月二十五選拔,還有二十七天。
這四書裡最難理解的中庸,紀楚讓大家直接舍棄。
要在二十七天裡,根據字數多少,分配背書的時間。
規定每一天必須完成多少任務。
用現代的理論則是,理解優先,分塊記憶,間隔重複。
而自己,在背誦之前,肯定要下更多苦功夫,把該弄明白的都弄清楚。
一炷香的時間,三個人各自拿到分配好的任務。
必須做到!
隻有做到了!
才有機會參加私塾大比!
紀小四紀小五人已經傻了。
每天的硬性背書任務?
這合理嗎?
三哥哥,你是不是太狠了啊!
紀霆卻不管那麼多,擡擡下巴:“立刻開始。”
“對了,因為我們時間不多,所以每天早上的時間也要利用上。”
“現在天亮得早,卯時初來我這讀書,辰時咱們去上學。”
“酉時初放學,來我這讀到亥時正刻。”
就是早上五點開始學,七點到學校。
下午五點放學,晚上十點回去休息。
哥!
這合理嗎!
你說這合理嗎!
你不是纨绔嗎?
誰家纨绔學這麼久啊!
紀霆看着崩潰的兩個弟弟,認真道:“你們不想為家族争光了嗎。”
小四小五逐漸冷靜下來。
想到博學館裡鄭家子弟,想到被擠掉名額,依舊念念不忘馮家人。
再想到多次被嘲諷的紀家。
他們受着家裡的供養,這似乎是唯一能為家裡做的了。
“學,我們學還不行嗎!”
不就是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嗎!
他們可以的!
偏偏大黃狗還汪汪兩聲,更顯他們苦命。
而則修院外面的家長們,已經不知道說什麼了。
再聽院裡孩子們的讀書聲,寫字聲,更沒什麼可講。
心裡倒是有同一個疑惑。
霆哥兒也能被叫纨绔嗎?
京城的纨绔,都是這樣的嗎?這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