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片刻,突然神秘兮兮地壓低聲音:“楊老師,我聽說……你隔壁住了個怪人?”
楊柳一愣。
“又開始八卦。”她敲敲小胖的頭,“這個‘7’寫得像條蚯蚓,重寫。”
“哦……”小胖癟着嘴低頭,忽然又擡頭:“那他是不是真的半夜在院子裡……”
“程以辰。”楊柳叫他的大名,順手從包裡摸出顆水果糖,慢條斯理地剝開糖紙,“想知道答案?”糖在她牙上“咔”地碎成兩半,“先把‘圓錐體積公式’默十遍。”
小胖果斷放棄,不給自己的好奇心買單,制造多餘的任務。
“……姐你笑什麼?”
“笑某人的蚯蚓字。”楊柳憋了憋笑,點了點早就攤開的英語輔導書,“來,今天我們先學習‘neighborhood’開頭的這一章單詞……”
小胖突然舉手:“我知道!就像你和那個怪人就是……”
“抄寫。”楊柳微笑着翻開書,“先把本章單詞抄幾遍。”
當小胖含着水果糖,在抄寫本上寫下neighborhood時,楊柳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是項凱發來的消息:“某個少爺問我,小孩滿月要不要按當地什麼習俗送禮。”
她笑了,回複道:“告訴他,外地人要交學費才能打聽本地秘密。”
陽光透過紗窗照在作業本上,小胖正用橡皮使勁擦着抄錯的單詞。楊柳望着窗外搖曳的大樹,突然想起許願地圖上那個蘑菇狀的榕樹。
——
“小楊,這盒草莓你拿着。”劉家華硬把塑料盒塞進楊柳包裡,滿臉笑意,“孩子被你一教,聰明多了,果然還是要有一個好老師啊。”
楊柳剛要推辭,手機鬧鈴突然響起,距離奶茶店換班還有二十分鐘,她收下東西匆匆道别。
等忙完,已經是黃昏了。
楊柳揉着發酸的手腕,突然想起姥姥今天會在菜市場擺攤賣大白菜。踏上市場的石闆路,魚攤的水漬混着菜葉在地上畫出亂七八糟的圖案。
大部分攤位都在吆喝,攤主在遇到熟悉的顧客時還會寒暄幾句。
姥姥常擺攤的位置空蕩蕩的,隻剩幾片菜葉沾在水泥台上。
“老楊家的閨女!”賣豆腐的劉嬸隔老遠喊,“你姥姥早回去啦!”
楊柳:“這麼快?”
“哎喲小楊啊!”張阿姨擦着手湊過來,“今兒可稀奇,你姥姥被個俊小夥送回家了!”她眼睛笑得眯成縫,“那小夥子幫你姥姥怼跑了收‘攤位費’的混混,你姥姥非拉着人家回家吃飯不可。”
“哎喲!”劉嬸一拍大腿,“那幾個小混混,說你家菜攤占了地方……”
她突然壓低聲音,“結果你家隔壁那個不愛出門的小夥子不知從哪冒出來,往那一站!當時那場面……你是沒看見,差點打起來!”
“我知道他從哪兒來,正正經經從大門口來的,前幾天一直路過沒進來呢,那孩子挑西紅柿可講究了,說要什麼照射時間達到百分之幾來着……”
楊柳手裡的帆布包差點掉在地上。
她腦海中浮現出姥姥一個人站在攤位後面的樣子,瘦小的身影獨自面對着幾個高大的混混。
強烈的後怕感,冷汗黏在後背,楊柳差點忘了呼吸。
“放心放心!沒出什麼事兒,我們都在這兒呢,哪能讓楊姐受了欺負……”
她回過神,窒息感讓她呼吸微微急促,“謝謝嬸嬸們。”
“你姥姥非拉着人家回家吃飯,小夥子耳朵都紅了,”劉嬸笑着塞來一包豆腐,“拿回去添個菜。”
她匆匆告别幾個阿姨,拔腿就往家跑。拐進巷子時,步子又不自覺地慢下來,平複呼吸。遠遠就看見自家院門大敞着。
天擦黑,廚房的燈光暖融融地流瀉到院子裡,在地上投出兩個晃動的身影。
“再放半勺糖。”姥姥的聲音從廚房傳來,“對對,就是這樣翻……”
“會糊。”一個低沉的男聲接話。
姥姥斬釘截鐵:“不會。”
“可是我上次就糊了。”
“……”
“哎呦小許你這手法……”
楊柳蹑手蹑腳走到廚房門口,眼前的畫面讓她差點咬到舌頭。
許願系着姥姥的花圍裙,正用鍋鏟笨拙地翻動紅燒肉。竈台上攤着本眼熟的牛皮筆記本,頁角還沾着油漬。
“回來啦?”姥姥先發現她,“正好,小許做的紅燒肉出鍋!”
許願轉身時,圍裙帶子在他腰間松松垮垮地系着,露出半截白T恤下擺。他看見楊柳,手一抖,鍋鏟“當啷”撞在鍋沿上。
“……碗還了。”他硬邦邦地說,耳尖卻微微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