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山居種田日常 > 第12章 王婆子

第12章 王婆子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再說姜桃姐弟進山,由姜桃在前帶路,她依稀記得松林所在。

兩人爬上半山腰,繞過幾道坡,不多時來到一片蒼翠的松林。

姜桃辨了辨方位,很快找到那處有數棵死松樹的地方。

她湊近松樹根部,觀察附近的土壤情況,發現地表有很明顯的隆起,扒開枯黃的松針,可以看到松樹周圍的土壤上覆蓋着一層白灰色的絮狀物。

沒錯,就它了!

姜桃心頭一喜,“阿桐,瞧好了,這下面肯定有茯苓!”

姜桐不曉得什麼是茯苓,但觀阿姐一臉喜色,肯定是值錢的中藥。

姜桃毫不猶豫掄起鋤頭,剛刨兩下,緊挨着松根的土裡面就露出一顆深褐色的根狀物,這就是茯苓!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甯心安神的功效。

姜桐見挖出了東西,喜道,“阿姐,好神奇呀,你怎麼知道這下面有東西啊?”

姜桃耐心道,“茯苓慣常出現在死去的松樹根部,靠吸收松樹根的養料來生長。”

一刻鐘左右,一顆巨大的茯苓被掘了出來,她搬到旁邊,扒拉掉上面的泥土,這一顆就有三十多斤重呢。

姜桐看得心癢癢,“阿姐,讓我試試呗!”

姜桃敲了敲旁邊一棵枯死的松樹,把鋤頭遞給姜桐,“這棵不出所料也有茯苓,來,你沿着這道裂縫挖挖看,注意不要傷到茯苓。”

姜桐揚起比他個頭還高的鋤頭,鏟起土來。

姜桃就近查看另一個松樹,握着柴刀一點點扒拉開土,剛刨出一個茯苓頭頭,就聽姜桐一聲驚呼,

“阿姐,快來看,我也挖到啦!”

姜桃适時誇一句,“阿桐好聰明,這麼快就出貨啦!”

姜桐那個高興勁,嘴角簡直要翹上天了。

這處枯死的松樹也就六棵,很快就挖完了。兩人沿着松樹林繼續尋找,陸續發現五六棵死樹,隻有兩棵挖出了茯苓。

這些茯苓加起來有一百六七十斤,裝滿兩個背簍,又裝了整整一麻袋。

兩人在松林裡四處逛的時候,也有其他收獲,姜桃發現了成片生長的石松。

石松又名伸筋草,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作用。

它的葉子呈披針狀,與松針相像,但它的葉子柔軟,不紮手。匍匐在厚厚松針上,乍看好像落了一地的松樹枝條。

“這是伸筋草,也是一種草藥。”

姜桃沒多做解釋,拿起鐮刀就割。

姜桐見自己眼裡的雜草屢次被阿姐當成草藥,也不再多問,跟着采割。

兩人割了好一會,估摸着夠裝兩麻袋,就停下手。

姐弟倆喝口水,拾掇一下,拎着東西,橫穿松林慢慢往回走。

邊走邊翻找山坡裡有沒有别的好東西,沒想到竟真有意外之喜,在山旮旯裡發現了三顆光秃秃的花椒樹,個頭還沒有姜桃高,樹幹上稀稀拉拉長着十幾簇花椒芽。

芽頭還有些小,姜桃覺得現在摘下來有點可惜,就隻挑揀了幾個大葉條摘下,想晾幹做調料用。

她繞着樹轉了幾圈,把最小的那株給挖了出來,隻有半人高,截斷幾根橫生的枝幹,可以提在手裡,帶回家種起來。

兩人深一腳淺一腳下山,到山下的時候,天色還早,姐弟倆很默契地走後門進家。

剛到家,姜桃就急急忙忙在後院掘個坑,把花椒樹種下去,悄悄在清水裡兌點靈泉澆灌一遍。

見缸裡的水不多了,姜桃就挑着擔子去溪邊打水,姜桐在家給曬過一天的藥材挨個翻面。

溪邊下遊蹲着一些洗衣服的年輕媳婦們,姜桃微笑着打聲招呼,往上遊去了。

等她身影漸遠,媳婦們沒有了顧忌,開始說起閑話來。

“這姜桃眼看着不行了,又活了過來,還真是命大啊!”

“可不,她一看就是那種命硬的人!聽我婆婆說,她家那宅子當初村裡請陰陽先生看過,說是個絕戶宅,好人也能給帶出歹運來,你看姜家如今的情形正合了陰陽先生的話。”

“要我說,最好笑的就數王婆子,人姜桃還沒死呢,就上趕着拉人配冥婚,鬧的全村都知道啦,背地裡都在笑話她。”

“我娘家那頭有人在楊家幹活,說冥婚給了十個數的聘禮呢,那老虔婆肯定沒少撈油水。”

“十兩銀子,天爺哎,這都夠買倆小丫頭啦!嘿,大戶人家就是有錢!”

姜桃忙着去打水,早走遠了,自是沒有聽見這一番話。

等打完滿滿一缸水,姜桐已經把笸籮與篦子上的藥材都翻過了一遍,肚子開始咕咕叫起來。

姜桃将剩下的涼粉切開拌拌鹵子,兩人各吃了一碗。

正準備洗藥材,姜桃忽地記起買笸籮跟晾曬架的事。她揣着銅闆往村裡的篾匠周老漢家去。

周老漢一家也是外來戶,靠着祖傳的篾匠手藝在村裡穩住腳,除了家常的笸籮、背簍之類的器物,還擅長編一些小巧的玩意,比如蝈蝈、鳥之類的玩意,帶到鎮上跟縣城去賣。

除此外還兼着一些簡單的木工活,比如打個櫃子、床之類的,因是半道學的,活計略顯粗糙,但用料實在,且價格便宜,村裡人都喜歡去他家訂做。

姜桃來到周家門口,正碰見他家小孫女在門口玩耍。都是一個村裡,擡頭不見低頭見的,彼此都認得。

“周阿公、阿婆在嗎,我來買笸籮。”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