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
覃喬摸出枕頭下的手機,舉在眼睛上面,她隻是随便看看。
卻發現她向陳嘉樹申請好友的請求通過了。
陳嘉樹還給她發了一條信息。
時間是下午18:05
[電腦已修好放在網吧收銀台,你找小劉,他會交給你,另外,費用是一百,你給他就可以。]
覃喬快速編輯信息過去:[你的傘明天我給你放網吧可以嗎?]
那頭很快回複:[可以。]
覃喬盯着屏幕看了幾秒,随後放下手機,阖上眼睛。
她的睡眠一直很好,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
覃喬推開校報編輯部的門,屋裡裡堆滿了稿件和樣刊,幾位同學正埋頭在電腦前忙碌。
她走到自己的座位前,放下背包,取出裡面的筆記本電腦,放到桌上。
“覃喬,這篇稿子你覺得怎麼樣?”編輯部的負責人小嚴走過來,手裡拿着一份剛打印出來的稿件。
覃喬接過去,掃描過後不是很滿意,“内容還行,但結構有點亂,重點不夠突出。我來改吧。”
小嚴撈來隔壁桌的文件,一并給她,“這篇是明天要用的,時間有點緊。”
覃喬收下,“放心吧,我會盡快改好。”
“咚咚——”
編輯部的門被輕輕敲響,聲音不大,卻足以打斷覃喬手頭的工作。
她擡起頭,看見門縫裡探出一張熟悉的臉。
和她一起擡頭的還有另外幾人。
肖浩謙遜有禮,對他們微微一笑,繼而用食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看着覃喬說,“覃喬。”
肖浩。
他們都不陌生,瀾大今年的“優秀青年”。
在大一時肖浩是作為貧困生入學的。
他是一個腼腆溫和的大男生,腼腆到連申請助學貸款都不敢。
覃喬在一次采訪中了解到他的事迹,主動幫他跑前跑後辦理助學貸款。
誰能想到,就是這麼一個看着内向的男生,卻在一年後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一個大項目,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五十萬。
更讓人意外的是,肖浩并沒有将這筆錢全部收入囊中,而是拿出了三十萬捐贈給學校圖書館。
此舉不但學校公開表揚他,還授予了他“優秀青年”的證書。
此後,他一夜成名,無人不曉,成了衆人眼中前途無量的潛力青年。
有關于他和覃喬的關系,也是同學之間津津樂道的。
肖浩一直在追求覃喬,但也不能這麼說。
畢竟,‘追求’隻是旁觀者的猜測。這兩人從未對外明确表示過什麼,隻是偶爾在校園裡并肩而行,或是默契地相視一笑。
幾位同學互遞出一個眼神,彼此心領神會地抿着唇笑。
覃喬一見到肖浩,立刻放下手中的筆,站起身,莞爾一笑,“肖浩,你怎麼來了?”
肖浩晃了晃手中的奶茶袋,“給你帶了原味奶茶,順便也給大家都買了。”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以送奶茶的名義來找覃喬,其他同學早已習以為常,紛紛道謝。
“謝謝。”覃喬接過奶茶,招呼同學們一起來喝。
她走到一旁,倚着文件桌邊沿,将吸管插入杯口,吸了一小口。
肖浩跟過來,在她身邊站定,“我是專程來感謝你的!你幫我寫的宣傳文案太有效了,今天用戶點擊量突破五千!”
覃喬眼睛一亮,真心實意地為他高興,“太好了!祝賀你!”
肖浩撓了撓額角,“那個……晚上我想請你吃頓飯,好好謝謝你。”
“不用這麼客氣。”覃喬連忙擺手,“朋友之間互相幫忙是應該的。看到你項目成功,我也很開心。”
這是她第一次拒絕肖浩的邀約,對方臉上閃過一絲尴尬,很快又擠出理解的笑容。
“那……改天?”
“肖浩,”覃喬半開玩笑地說,“你再這樣天天送奶茶,我都要懷疑你是不是奶茶店的托兒了。下次别破費啦,你的項目成功就是最好的謝禮啦!”
肖浩聽出了話裡的婉拒,笑容僵了一瞬,“我……明白了。”
“抱歉,我手頭還有些工作要趕。”覃喬歉意地說。
“那我先走了,不打擾你工作。”肖浩識趣地告辭,待他離開後,覃喬重新投入工作,旁邊的同學小池靠過來,打趣說,“你真是個工作狂人,這‘’桃花’都被你趕跑啦。”
覃喬笑了笑沒接話,繼續修改稿件。直到最後一個标點符号都确認無誤,她才保存文檔,而在關閉電腦前,她看到了左上角的一個小文件夾。
文件夾裡是陳嘉樹整理的一份“日常電腦維護、小故障自查自修指南”,文件開頭寫着:“感謝您選擇嘉樹維修!”
覃喬點開文件,裡面都是一些基礎故障排查,以及簡明易懂的操作步驟,甚至貼心地配上了截圖和标注。
覃喬盯着屏幕上的文檔,眉梢輕挑。
這份指南排版清晰,故障分類明确,每條解決方案後都跟着一句‘感謝選擇嘉樹維修!’
活像篇精心設計的軟文,偏偏又實用得挑不出毛病。
她拿起奶茶喝了一口,咬着吸管,職業病犯的做個點評:品牌露出頻率把控精準,陳嘉樹這人……搞維修真是屈才了。
*
二公裡外。
陳嘉樹和好友張爽推開一扇灰撲撲的玻璃門,迎面是一間不足十平米的狹長店面。
兩面白牆筆直地延伸到底,縱深可以,寬度隻能容納二三個人。
空蕩蕩的店面尚未布置,都覺得逼仄。張爽誇張地張開雙臂畫了一個長方形,“嘉樹,這店也太迷你了吧?十平米不到,咱倆站這兒都快轉不開身了!”
說着故意在原地轉了個圈,手肘險些撞到牆面,“你這是打算開維修店還是開‘螺絲釘專賣店’啊?”
陳嘉樹用卷尺量着牆面,眼皮也不擡,“地段好,租金便宜,正合适。”
一個胖女人從門口走過去,是這家店鋪的房東。
她在等待他們做決定。
張爽收回餘光,摩挲下巴,“地段是沒得挑,大學城邊上三個學校,加上後面幾個老小區,人流量絕對夠。學生們窮得叮當響,手機屏碎了都舍不得換新的,更别說電腦這種大件了。”
他又啧啧兩聲,問拍拍灰塵起身的陳嘉樹,“就是太小了,你還修電視機這些嗎?附近幾個老小區呢?隻做學生的手機、電腦維修?”
“手機、電腦、電視、洗衣機,能修的全都接。”
陳嘉樹走到深處,擡頭望天花闆,目測高度,準備打個整面牆的架子。
“全品類?”張爽瞪大眼睛,“你忙得過來嗎?光手機維修就夠你喝一壺的了。”
陳嘉樹從随身的背包裡掏出一本牛皮筆記本,翻開其中一頁遞給張爽。
“這是……”
“這是我這兩個月白天蹲點的市場調研。”陳嘉樹指着整頁手寫數據,“我統計了附近五家維修店的業務構成。手機維修雖然單量多,但利潤薄,可用作引流,電腦、電視、洗衣機這些大件,修一次能抵十部手機。”
“更何況全品類是最能迅速積攢人氣的一種方式,麻煩是麻煩點……小店剛起步,最重要的是吸引顧客,建立口碑。等生意穩定了,再根據利潤和市場需求,删減一些不賺錢的品類,專注于最有潛力的領域。”
張爽咂咂嘴,“你瞞的好啊,老早就考慮開店了,一點風聲都沒和我透露。”
張爽知道陳嘉樹這幾年一方面在研習維修技術,另一方面是為了攢錢,遲早要開店,但沒想到悶聲不響地幹了這件大事。
陳嘉樹走到門口,指着對面的小區,“這幾片小區裡住着不少年輕上班族和中年以上的居民。年輕人手頭緊,家電壞了更傾向于維修;中老年人念舊,東西用久了也不願輕易換新;寫字樓裡都是白領,電腦出問題急着用。我做全品類,就是要把所有潛在客戶一網打盡。”
張爽跟過來,“還是那個問題,你修的過來嗎?”
陳嘉樹扭臉看着他說,“全都接又不代表全部自己修,挑幾件價值高的最擅長的自己來,其它小家電,比如說電飯煲、電風扇這些,送去外面。”
已是下午,橙紅的餘晖斜灑下,輕敷在陳嘉樹側臉上,使得原本硬朗的輪廓線條都柔化幾分。
張爽說話直來直去,“好家夥,你這不就是個‘技術轉包’嗎?修不了的都往外甩?”
“像電飯煲、電風扇這種簡單家電,拿回來我隻要試個幾分鐘就能檢驗完。”陳嘉樹走回店裡,用拳頭敲敲左面的白牆,“這面牆用來挂價目表,分兩種報價——左邊寫可以一口價的,右邊寫浮動價,多少起,像飯店裡,時令菜看當天行情。”
張爽遠遠看他,“你這是要卷死其它商家?小心被他們“追殺”。”
陳嘉樹靜注他幾秒,沒有反駁。
随後從口袋裡掏出卷尺,拉出一截,叫他過來,“幫我拿着另一頭,我測量價目表的尺寸。”
*
沒想到,再次見面,瀾川市已經下了第一場雪。
這天,覃喬和朋友一起在大學城商業街區逛街,這片區域她常來,但很少走到另一條雜貨街。
小敏買了一條棉被扛在背上,覃喬在後面托着,兩人說笑着往前走。
經過一家維修店時,覃喬視線掠過那藍底黃字的店招,腳步突然就黏住了。
[嘉樹維修]
是陳嘉樹的店嗎?
她眯起眼睛往裡望,店内狹長的空間像一節老式車廂,店内空無一人,櫃台擺在最裡面。
像是感應到有人站在門口,陳嘉樹忽地擡起頭來,目光穿過五六米的店深,與覃喬隔空相接。
“怎麼了喬兒?”走出去一段路的小敏又走了回來。
覃喬抿出笑意,“沒什麼。”
她托住小敏的棉被,跟着她一塊走了。
半小時後,積雪上多出一串折返的腳印。覃喬站在維修店門前。
隻是遇到了一些不好的事。
店裡有三個男人正在鬧事,為首的光頭掄起一根細鋼棍,“嘩啦”一聲掃過右邊牆上滿牆的配件。
手機、電腦等等配件噼裡啪啦砸在地上。
覃喬撥了報警電話,通話時,被惹毛的陳嘉樹暴起沖到店中央,臉色冷厲,他掄起拳頭,直直砸中光頭的臉部。
光頭踉踉跄跄後退,撞到牆上。
另外兩人同時撲來。陳嘉樹側身閃過第一個人的沖撞。
陳嘉樹一個肘擊砸在男人後頸,那人直接跪趴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