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葫蘆藤,每家每戶都挂着葫蘆做的小燈籠,整個鎮子籠罩在溫馨的暖光中。
對于下學的孩子和忙了一天的大人們來說,夜晚的快樂便在暖光亮起後開始
鬧市中心的萬兩錢莊,沒有葫蘆燈,而是挂着一排大紅燈籠,夜色中的錢莊燈火通明。
莊前車水馬龍,小孩們趁着熱鬧,開始做白天不敢做的——爬石獅子。
但是上去的孩子,都像小葫蘆似的,被獅子前的兩個大人揪了下來。
一個顔如舜華,慈眉善目,忘憂抱下個四五歲的小丫頭,柔聲道:“摔下來會疼,小施主要當心。”
小丫頭呆愣愣地看着觀音菩薩般的男子,頓時覺得自己太壞了,立即脆生生答道“好!”,馬上去攔着其他想爬的小夥伴。
一個氣質儒雅的山羊胡男子,被懷中的小男孩揪住胡子,也沒心思去掙脫,隻頻頻回頭張望,愁眉苦臉道:“殿下怎麼還不回來?”
被忘憂抱過便立即倒戈的小孩越來越多,當他們開始自覺守衛起石獅子,兩個大人便閑了下來。
“忘憂大師,您先回去吃齋飯,我在這等三殿下,若是看到裴公子回來,便讓他去找您。”
忘憂豎掌謝過吳掌櫃,淡笑道:“出家人過午不食,所以不妨事。”
吳掌櫃做了這麼多年生意,哪裡會不知道出家人的戒律。
隻是惦記着下午那會縣令親自登門,囑咐定要伺候好三殿下。
三殿下倒好,那麼弱的身子,非要在晚上出去玩,就算有人跟着,但久久等不到人回來,他心亂如麻,腦子和嘴便對不上了。
便是聽到“過午不食”,吳掌櫃依然沒反應過來,一雙眼呆滞地看着遠處,喃喃地接了句:“出家人真辛苦啊。”
忘憂彎了彎眸,聲音如清泉般悅耳:“影衛閣高手以一當百,吳施主不必憂心。”
吳掌櫃繼續喃喃:“那就是兩百個人?兩百個人應當能保護好三殿下吧。”
忘憂眼底閃過一絲無奈。
正在這時,遠處的鄉間小路,緩緩走來三個人。
白袍男子個頭最高,吳掌櫃老遠就看到那張臉上的煩悶,頓時想起今早被冷臉相待的委屈。
他正憂心待會該準備什麼飯菜才能讓裴公子滿意,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了葉姑娘旁邊的三殿下。
吳掌櫃撩起衣擺就往前沖,奔到薛文慕身前三尺急停下來,拱手作揖,滿臉堆笑道:
“三殿下!熱水一直給您備着呢,您先解解乏。晚膳您看想吃些什麼?這一路可都順利?對了,那兩位大人……”
“咳咳!”
吳掌櫃臉色大變,趕忙問道:
“可是身體不适?川貝血燕羹就在鍋上溫着呢,您先進去用一碗。晚上風大,可不能在風口站着。”
他一臉小心翼翼,每一根胡須都透着關切,緊緊盯着薛文慕的表情,生怕一個錯眼就慢待了他。
葉起見狀不由感慨,皇族比那牌子都好使,也難為吳掌櫃了,那麼儒雅的一個人,這會跟孝子賢孫似的。
唉。
“不必大驚小怪,你先退下。”
薛文慕眉心微皺,擡了擡手示意他安靜,轉過頭笑道:“小起想吃什麼?天色已晚,用過飯再走也不遲。”
葉起微愣,馬上擺手:“不麻煩了,我們……”
“裴公子!哎喲瞅我這眼神。忘憂大師等您一個多時辰了,您看您晚飯想吃些什麼?這回換個廚子,必叫您滿意。”
吳掌櫃才想起來裴序也在,一個人慌得快忙不過來了,小嘴叭叭地生怕厚此薄彼。
裴序渾不在意地笑了笑,語速很快卻字字清晰:
“葷食即可,最好有醬牛肉或糖醋排骨,紅燒肉也行,但得是五花三層的上好黑山豬。再來些解膩的小菜,若有酸辣菜心,涼拌海蜇便最好,二兩梨花釀不要多。待會送到我們房裡。有勞。”
說完拉着葉起向莊内走去。
吳掌櫃忙不疊地應聲稱是,忍不住熱淚盈眶。
總算給條明路了裴公子!
正在這時,莊内一流水的侍從魚躍而出,步伐整齊劃一,行至薛文慕前彎腰敬道:“殿下。”
薛文慕擺了擺手,轉過頭道:“吳掌櫃。”
聽到三殿下也發話了,吳掌櫃立馬期待道:“您吩咐!”
“他和小起住一間房?”
薛文慕臉色陰沉,吳掌櫃蓦地一愣,順着他的目光看去,恍然道:
“您說裴公子和葉姑娘?是,兩人一起住的。不過江湖中人不拘小節,朋友之間也很正常。”
薛文慕反複咀嚼“朋友”兩個字,突然冷笑一聲,快步上前。
那一群侍從以他馬首是瞻,見狀便亦步亦趨緊跟上去。
吳掌櫃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突然想起來,方才這三位是一起回來的,可能是舊相識?
但是皇子的事誰敢打聽,隻能壓下心頭疑惑,跟上衆人的步伐,随時聽候差遣。
葉起看到吳掌櫃對薛文慕十分上心,又見一堆仆從從錢莊奔出,便也放下了心。
既然裴序帶着她去錢莊,還安排了晚飯,那辦法估計就在莊中,想到待會的飯菜,她眼中帶笑,開心道:
“姓裴的,你什麼時候這麼愛吃肉了?還挺有品位的。”
全是她愛吃的,這下沾光了。
裴序餘光見她咽了咽口水,唇角微勾。
走到石獅子前,他停下腳步,笑道:
“忘憂,别來無恙。”
葉起擡眼望去不由一怔,所謂燈前觀月,舟中觀霞,月下觀美人。
眼前的人五官與裴序相比,并不十分突出,卻有着一雙細長溫柔的眼眸,那裡倒映着昏黃燈火和銀白月色,讓他整個人看上去漂亮得不似凡人。
是百聞樓的那位高僧。
葉起福至心靈,脫口而出道:“你說的辦法就是這位男菩薩?”
細長的眼睛笑開,忘憂沖她豎掌頌了句佛号,又笑道:“裴施主讓小僧好等。”
身後傳來紛雜的腳步聲,裴序不動聲色帶着兩人往裡走,笑道:
“今年冬至的水陸法會,定和你多辯幾天經,彌補一二。”
“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