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佟佳貴妃要長壽(清穿) > 第10章 種痘

第10章 種痘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轉眼過了年,前朝算計着赫舍裡皇後已經去世一年多了,四舍五入就是兩年了,後宮不可久無主理之人,于是開始三三兩兩的上書皇上該考慮後宮之主的人選了。

驚蟄的悶雷滾過太和殿金頂時,康熙正把最後一本勸立繼後的奏折扔進鎏金火盆。青煙裹着"鈕祜祿氏賢德"的字樣盤旋而上,在藻井上撞得粉碎。

"傳旨。"天子突然起身,明黃袍角掃落案頭堆積如山的奏本,"太醫院即刻刊印《種痘新法》,着各省督撫選派良醫進京學習。"

李德全捧着聖旨退下時,瞥見朱批"天花永絕"四字力透紙背。殿外春雷炸響,震得檐角銅鈴叮當,倒像是給這驚世诏書敲響了開場鑼。

新事物總是很難被迅速推廣的,尤其涉及人身安全。為了給天下做表率,降低百姓對牛痘的抵觸,康熙決定讓胤褆和純禧第一個試種。

伊爾哈聽到消息後立刻前往乾清宮請旨一同種痘,也好照顧皇子和公主。康熙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在殿内掃視一圈,最後落在伊爾哈身上:"既如此,朕準了。胤褆和純禧先種,佟妃随同照料。"

伊爾哈謝恩後剛要踏出乾清宮門檻,忽聽身後傳來李德全急促的腳步聲:"啟禀皇上,庶妃烏雅氏在殿外求見,說是自願請旨一同種痘,願輔助佟妃娘娘照料皇子皇女。"

她的腳步微微一頓,卻不回頭,隻聽得康熙沉吟片刻:"準了。傳朕口谕,烏雅氏明日與佟妃一同到太醫院接種。"

走出宮門時,伊爾哈正遇上候在廊下的烏雅氏。這位素來低調的庶妃今日特意穿了件月白色繡蘭花的旗裝,見伊爾哈出來,立即福身行禮:"嫔妾冒昧,還請娘娘勿怪。"

伊爾哈伸手虛扶一把,目光在她清秀的面龐上停留片刻:"妹妹有心了。"她聲音溫和,卻不着痕迹地打量着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庶妃,"明日辰時,本宮在太醫院等你。"

回永和宮的路上,琉璃忍不住低聲道:"娘娘,這烏雅氏突然..."

"無妨。"伊爾哈打斷她的話,唇角挂着若有似無的笑意,"多個人照料也好。"她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着腕上的玉镯,想起方才烏雅氏眼中閃爍的堅定,倒不似作僞。

不愧是後來能坐上妃位的狠人,伊爾哈心中大為震撼,思索着估計烏雅氏在仁孝皇後赫舍裡氏喪期結束後的那次大封中就會有一席之位了。

伊爾哈回到永和宮之後就開始準備種痘事宜,還特意安排太醫院的人提前去那喇氏和太皇太後哪裡禀明注意事項。保清那裡雖然有親娘,但那喇氏到底隻是庶妃。但是隻給保清安排人也不好看,便兩邊都送了人過去,左右動動嘴的事情,并不費事。

永和宮西配殿内,陽光透過新糊的窗紙灑進來,将原本堆放雜物的房間照得亮堂堂的。伊爾哈命人收拾出一張黃花梨木大案,鋪上素淨的白布,權當臨時的診療台。

"保清阿哥先來。"伊爾哈親自挽起兒子的衣袖,露出白嫩的手臂。太醫小心翼翼地用銀刀劃開一道細痕,保清雖然疼得小臉皺成一團,卻硬是咬着嘴唇沒哭出聲。

烏雅氏見狀,連忙從袖中取出早就準備好的蜜餞:"阿哥真勇敢,嘗嘗這個。"她聲音溫柔,動作娴熟地幫保清擦去額頭的汗珠。

輪到純禧時,小姑娘明顯有些害怕。伊爾哈将她摟在懷裡,輕聲細語地安撫:"公主比弟弟還大兩歲呢,是不是?"純禧聞言,立刻挺直了小身闆,雖然眼眶還紅着,卻乖乖伸出了手臂。

種痘後的幾日,西配殿裡格外熱鬧。伊爾哈命人搬來幾張軟榻,四人同吃同住。保清發熱時,烏雅氏整夜不眠地為他換冷帕子;純禧胃口不好,伊爾哈就親自熬了清淡的粥;就連烏雅氏自己種痘處發癢,也被細心的伊爾哈發現,特意讓太醫配了止癢的藥膏。

"娘娘對嫔妾如此照顧,實在..."烏雅氏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伊爾哈隻是笑笑,遞給她一盞安神的菊花茶:"都是一家人,何必見外。"

七日後,四人手臂上的痘痂相繼脫落。

康熙在乾清宮頒下聖旨,明黃緞面上朱筆勾勒出牛痘推行方略:

"自即日起,太醫院設牛痘局專司其事。京城内外,凡五歲以下稚子,每年春分、秋分兩季,憑戶籍免費接種。"聖旨特意點明,"皇長子胤褆、純禧公主已親試其效。"

禦案旁立着個鎏金匣子,裡頭整齊碼着十支牛角種痘刀——這都是用永和宮那批成功接種的牛痘苗制成的。康熙随手取出一支,刀尖在陽光下泛着溫潤的光澤。

"價高者得?"伊爾哈翻着内務府呈上的章程,指尖在"每劑五十兩起"處頓了頓。琉璃正在給三公主梳頭,聞言插嘴:"聽說索相府上已經預定了二十劑..."

"告訴太醫院,"伊爾哈合上章程,"凡永和宮出去的宮人,家裡有适齡孩子的,都記在本宮賬上。"窗外,保清正舉着痊愈的手臂給石榴樹看,樹梢新結的花苞在春風裡輕輕點頭。

各地奏報雪片般飛來:保定府鄉紳争相捐建痘局,蘇州鹽商包下全城稚子接種費用,廣州十三行甚至專程派船來京采購痘苗...李德全捧着賬本笑得見牙不見眼:"萬歲爺,光閩浙總督獻上的種痘捐銀,就夠修半條黃河堤壩了!"

康熙站在乾清宮階前,望着宮門外排隊領号的百姓。有個粗布衣衫的婦人抱着孩子不住磕頭,懷裡嬰孩手臂上新鮮的痘痂,在陽光下像枚小小的勳章。

伊爾哈倚在永和宮的朱漆廊柱旁,手裡捧着内務府新呈上的賬冊,唇角不自覺揚起一抹淺笑。賬冊上密密麻麻記着各地富戶捐銀的數目——江南鹽商一出手就是二十萬兩,晉商票号更是包下了整個山西的種痘費用。

"皇上這手棋下得妙。"她輕聲自語,指尖撫過賬冊上"廣州十三行"幾個字。琉璃正端着茶過來,聞言笑道:"娘娘是說那些富戶搶着送銀子的事?"

伊爾哈接過茶盞,茶香氤氲中想起前日康熙來永和宮時的神情。那時皇上抱着痊愈的保清,狀似無意地提了句:"聽說揚州有個鹽商,為自家三個孩子種痘,捐了座書院。"現在想來,這話分明是說給當時在旁伺候的太監們聽的。

果然不出三日,江南富戶們就争先恐後地解囊。伊爾哈翻到最新一頁,上面赫然記着"恭親王門人捐銀五萬兩,求優先種痘"的字樣。她不禁莞爾——連皇親國戚都坐不住了,可見皇上這"價高者得"的主意,着實戳中了那些怕死之人的軟肋。

最妙的是,這些銀子轉頭就被用于在窮鄉僻壤設痘局。伊爾哈望向窗外,幾個小太監正忙着給新送來的石榴樹培土。就像這牛痘之法,終究會從權貴的庭院,蔓延到尋常百姓的家門口。

……

康熙坐在乾清宮的禦案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着那份太醫院最新呈上的牛痘改良奏報。燭火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長,投在殿内的蟠龍柱上,顯得格外孤寂。

"再減三分毒性。"他突然開口,聲音在空蕩的大殿裡顯得格外清晰,"朕要确保萬無一失。"

李德全捧着茶的手微微一顫,滾燙的茶水濺在鎏金托盤上。他太清楚皇上的心思了——自從牛痘推行以來,那些暗處窺伺太子殿下的目光,比天花病毒更讓人心驚。

太醫院院判跪在階下,額頭上的汗珠在青石磚上洇出深色的痕迹:"回皇上,已經試過七種培育法,如今痘苗毒性比最初又降了三成..."

"不夠。"康熙打斷他,手中的朱筆在奏折上劃出淩厲的一道,"用那個新發現的冷藏法,再試。"

窗外傳來更漏聲,已是三更天了。康熙起身走到殿外,望着永和宮的方向——那裡,伊爾哈正帶着痊愈的保清和純禧安睡。而東暖閣裡,兩歲的太子保成在睡夢中翻了個身,小手無意識地抓着錦被,全然不知自己正被多少人惦記着。

"傳旨。"康熙突然轉身,眸中閃過一絲決絕,"命太醫院再選三十名死囚試種。若此次改良成功..."他頓了頓,聲音輕了幾分,"開春就給太子種痘。"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