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宮裡,伊爾哈正在給太子繡新的香囊。琉璃匆匆進來,說看見鄂爾泰帶着幾個生面孔的太醫往永壽宮去了。針尖突然紮破手指,血珠滴在繡了一半的"安"字上,暈開一朵小小的紅梅。
"去把前兒佟國維送來的長命鎖找出來。"伊爾哈突然吩咐,"要那個錾着'百子千孫'的。"她的目光越過窗棂,永壽宮檐下的石榴花燈在風中輕輕搖晃,像極了當年赫舍裡皇後難産那夜,乾清宮外徹夜不滅的燈火。
不久,庶妃馬佳氏發動,生下了一個阿哥,是康熙的第十子序齒中的三阿哥,這個孩子出生就肉眼可見的健康,康熙的心情好了一些。
康熙十七年的春日,紫禁城上空陰雲密布。乾清宮前,李德全捧着兩道明黃聖旨,尖細的嗓音刺破凝滞的空氣:
第一封聖旨是規整後宮後妃品級: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朕惟後宮之制,關乎國體,宜明尊卑,定分位。今特更定宮妃品級,以肅内廷,以正綱常。”
“一皇後,居中宮,母儀天下;一皇貴妃,協理六宮,輔佐皇後;二貴妃,分居東西六宮,表率妃嫔;四妃,佐理宮務,以安内廷;六嫔,各司其職,以彰德行。貴人、常在、答應若幹,循例侍奉。嫔位及以上為一宮主位,居主殿,皇貴妃無特殊原因不與皇後同立。”
第二封聖旨便是大封後宮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
朕惟坤儀攸系,内治是勤。今中宮久虛,宜崇位号。咨爾鈕祜祿氏,毓質名門,秉性柔嘉,可立為皇後,統攝六宮,母儀天下,仍居永壽宮主位。
貴妃佟佳氏,淑慎性成,勤勉柔順,晉為貴妃,協理宮闱,仍居永和宮主位。
庶妃李氏,溫恭淑慎,晉為安嫔,賜居鹹福宮主位;
庶妃完顔氏,端莊靜雅,晉為敬嫔,賜居儲秀宮主位;
庶妃董佳氏,秉性貞靜,晉為端嫔,賜居長春宮主位;
庶妃馬佳氏,柔嘉維則,晉為榮嫔,賜居鐘粹宮主位;
庶妃那喇氏,淑德含章,晉為惠嫔,賜居延禧宮主位;
庶妃郭絡羅氏,溫惠秉心,晉為宜嫔,賜居翊坤宮主位;
庶妃赫舍裡氏,恭和謙順,晉為僖嫔,賜居景仁宮主位;
庶妃烏雅氏,淑慎持躬,晉為德嫔,賜居承乾宮主位。
爾等宜各勤修内職,表率宮闱。欽哉!"
朝臣們跪在青石闆上,驚得忘了謝恩——曆來冊封皇後都是單獨下诏,哪有與嫔妃晉封混作一處的道理?
至于皇上明明說六個嫔位卻這次卻封了八個,很明顯是為了佟佳貴妃,這些不過些許小事罷了,自然沒人提起。
永壽宮的正門大敞着,鈕祜祿皇後跪接聖旨時,鳳袍上的金鳳竟被風吹歪了翅羽。她擡頭看見聖旨末尾的朱批——"着欽天監擇吉日行禮",連個具體的冊封日期都沒定下。
康熙最終念及鈕祜祿皇後身懷龍裔,不宜操勞,遂下旨定于三月初三行封後大典。雖時日緊迫,但内務府仍須依禮制籌備,隻是諸般儀程皆從簡而行,以免皇後勞神傷身。
乾清宮内,康熙執筆批閱禮部呈上的典儀章程,朱筆在“鳳輿儀仗”“樂舞慶賀”等繁複條目上逐一删減,隻留最緊要的幾項。李德全侍立一旁,低聲禀道:“皇上,鈕祜祿娘娘身邊的嬷嬷遞了話,說娘娘近日害喜得厲害,晨起便頭暈乏力,怕是……”
康熙眉頭微蹙,指尖在案上輕叩兩下,沉聲道:“既如此,更不可鋪張。傳朕口谕,大典當日,皇後隻需受冊寶、行拜禮,其餘諸事皆免。命太醫院每日請脈,務必保皇後鳳體無恙。”
内務府得了旨意,立刻着手調整。原本需繡娘趕制的十二章紋鳳袍改為以現成的吉服稍作修改,省去繁複的金線刺繡;樂舞由百人縮減至三十六人,僅奏《中和韶樂》數章;就連宴席也減了半數,隻邀宗室近支與重臣入宮觀禮。
永壽宮内,鈕祜祿皇後倚在軟榻上,指尖輕撫微微隆起的小腹,聽着内務府太監禀報大典安排。待聽到“一切從簡”時,她唇角微揚,對身旁的心腹嬷嬷低語道:“皇上體恤,本宮心裡明白。隻是……”她眸光微黯,“終究委屈了這封後的體面。”
嬷嬷連忙寬慰:“娘娘且寬心,您如今懷着龍胎,便是天大的喜事。待小阿哥落地,皇上必定另有恩賞,到時候再風光補辦也未嘗不可。”
皇後輕歎一聲,不再多言。窗外春光明媚,三月初三轉眼将至,而這座紫禁城,也将迎來它的新主人。
皇後鈕祜祿氏的冊封禮結束後,紫禁城的春日漸漸褪去,暑氣悄然攀升。康熙念及後宮諸妃冊封之事,遂下旨安排:
“貴妃佟佳氏,冊封禮定于九月初十,秋高氣爽,正宜行禮。”
乾清宮内,李德全躬身領旨,随即傳谕内務府籌備。佟佳氏雖為康熙表妹,但冊封貴妃一事仍須依禮而行。隻是皇上特意擇了九月初十,既不似盛夏酷熱,又不至深秋寒涼,顯是顧及貴妃體弱,不耐寒暑。
至于其餘嫔位,康熙略一沉吟,朱筆一揮,定于九月十八日一并冊封。
“八嫔同日行禮,省去繁瑣,亦免後宮紛擾。”
内務府得了旨意,立刻着手準備。貴妃冊封雖不比皇後隆重,但金冊、寶印、儀仗等物仍需精心備辦。而八嫔同日受封,更是前所未有,禮部官員連夜商議章程,既要彰顯天家威儀,又不可過于冗長,以免妃嫔久站勞累。
雖然正式的冊封禮還未舉行,但内務府早已将貴妃規制的金冊寶印、儀仗車輿、服飾器皿等一應物件送進了永和宮。殿内鋪陳煥然一新:原先素雅的青瓷換成了描金彩繪的官窯瓷器,帳幔改用雲錦織就,連熏香爐都換成了錾刻鸾鳳紋的鎏金鼎。
琉璃領着宮人們清點新送來的物件,笑着對伊爾哈道:"娘娘您瞧,這貴妃的冠服比從前嫔位時華貴多了,東珠多了十二顆,金鳳的羽翼也鑲了紅寶石。"
伊爾哈輕撫過那件正紅色的貴妃朝服,唇角微揚:"到底是皇上的心意。"她轉頭吩咐道:"去庫房取幾匹上好的雲錦,給其他幾位要晉位的妹妹送去,算是本宮的賀禮。"
與此同時,其他幾宮也熱鬧非凡。儲秀宮的赫舍裡氏正指揮太監們搬遷物件,準備入住景仁宮主殿,她雖然也姓赫舍裡,但跟仁孝皇後并不是一支。鹹福宮的安嫔則收到了伊爾哈送來的妝花緞,喜得立即讓宮女裁制新衣。各宮嫔位互相贈送賀禮,有送蘇繡屏風的,有贈翡翠首飾的,連小答應們都湊趣送上自己繡的荷包。
坤甯宮裡,鈕祜祿皇後也命人開了私庫,給每位要晉位的妃嫔都賜下禮物。給伊爾哈的是一套赤金點翠頭面,給其他嫔位的則是各色織錦緞匹。
"娘娘如今懷着龍胎,還這般費心。"心腹嬷嬷一邊登記禮單一邊勸道。
皇後輕撫腹部,含笑道:"本宮身為中宮,這些體面還是要給的。"她頓了頓,"對了,給佟佳妹妹的那套頭面,再添一對翡翠镯子。"
紫禁城的秋風送來陣陣桂花香,各宮殿門前都挂上了喜慶的燈籠。雖然正式的冊封禮還未到,但後宮早已洋溢着歡欣的氣氛。宮人們私下議論,都說這是近年來最熱鬧的一個秋天了。
冊封貴妃的旨意下來後,永和宮上下一片喜氣,宮人們走路都帶着風,連廊下新栽的石榴樹都仿佛開得更豔了幾分。唯有伊爾哈這個正主兒,倒顯得格外平靜。
琉璃捧着内務府新送來的貴妃冠服,興沖沖地進來:"娘娘,您瞧瞧這朝冠上的東珠,顆顆圓潤飽滿,比從前嫔位時的華貴多了!"
伊爾哈正倚在窗邊翻醫書,聞言隻略擡了擡眼,笑道:"擱着吧,左右不過是走個過場。"
"娘娘!"琉璃急得跺腳,"這可是貴妃的冊封禮,多少主子盼都盼不來的榮耀。"
"榮耀?"伊爾哈合上書卷,唇角微揚,"我在意的是能多照看幾個孩子,這些虛名..."她搖搖頭,目光落在院中正在玩耍的保清和三公主身上,"還不如看他們多笑一會兒實在。"
正說着,小太監來報,說鈕祜祿皇後派人送來了賀禮。伊爾哈這才起身,整了整衣裳去迎。皇後賜的是一套赤金點翠頭面,并一對翡翠镯子,貴重非常。
"皇後娘娘說了,貴妃冊封禮那日,她身子若爽利些,定要親自來觀禮。"送賞的嬷嬷滿臉堆笑。
伊爾哈謝了恩,轉頭卻對琉璃低聲道:"去跟内務府說,我那日的禮服不必繡太多紋樣,簡單些就好。"她揉了揉眉心,"省得穿戴起來累贅。"
琉璃還想再勸,卻見主子已轉身去哄哭鬧的三公主了。陽光透過窗棂,在伊爾哈素淨的衣袍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這位即将成為貴妃的女子,此刻滿心滿眼隻有懷中啼哭的小丫頭,哪還記得什麼冊封大典。
……
自鈕祜祿氏正式冊立為皇後,宮中便恢複了晨昏定省的規矩。隻是皇後如今懷着龍裔,太醫叮囑需靜養安胎,康熙便下旨将請安改為五日一次,既全了禮數,又不至讓皇後過于勞累。
永和宮裡,伊爾哈聽聞這新規,倒是松了口氣。她本就不耐這些虛禮,如今能少去幾回,正好多些工夫照料幾個孩子。
"娘娘,明日便是第一次請安,您看穿哪身衣裳好?"琉璃捧着幾套新制的旗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