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佟佳貴妃要長壽(清穿) > 第23章 新人入宮

第23章 新人入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開春後,佟家夫人入宮請安時,特意帶了個紫檀木匣子。伊爾哈打開一看,裡面整整齊齊碼着兩摞素絹裝訂的小冊子——封皮上分别用靛青和胭脂寫着《養生輯要·乾卷》《養生輯要·坤卷》。

"按娘娘的意思,"佟夫人壓低聲音,"男卷講的是男子弱冠前後的注意事項,女卷從葵水初潮講到産後調理。"她翻開其中一頁,指給伊爾哈看,"這部分特意請了蘇州的穩婆口述,連産婦怎麼呼吸都畫了圖樣。"

伊爾哈指尖撫過那些工筆繪就的穴位圖,不由莞爾。三年前她不過随口一提,沒想到父兄真當回事,不但搜集了南北方各州府的養生方子,還特意請太醫署的退休老太醫做了校勘。

"父親說,"佟夫人從袖中又取出個錦囊,"這些是預備給各州縣官學的,筆墨錢咱們府裡出了。"倒出來的小木戳讓伊爾哈眼前一亮——竟是套簡易印刷版,陽刻的字迹清隽秀挺,一看就是隆科多的手筆。

琉璃進來添茶時,伊爾哈正翻到坤卷的"妊子部",上頭詳細記載了防滑胎的食補方子。她突然想起什麼,吩咐道:"去把德嫔前日送的繡屏取來。"轉頭對佟夫人笑道:"正好賞給編書的先生們。"

窗外春光明媚,昭甯公主在院裡追蝴蝶玩。伊爾哈望着女兒活潑的身影,心想等這批冊子發下去,不知能救多少難産的婦人,又能免去多少"七活八不活"的愚昧悲劇。她摩挲着錦囊裡那個小小的"佟"字印章,忽然覺得,或許這才是她穿越一遭最大的意義。

伊爾哈将兩冊絹書帶回寝殿,命琉璃備好筆墨,打算連夜細讀。她特意挑了盞明亮的琉璃燈,将書冊攤在臨窗的案幾上——這樣從外面看,隻當貴妃在批閱宮務賬本。

《乾卷》翻到"弱冠篇"時,她眉頭微蹙。古人将"夢遺"視為元氣外洩,竟建議少年郎們服用固精湯藥。伊爾哈提筆在眉批處寫下:"精滿自溢乃常事,若強行遏止,反緻癃閉之症。"墨迹未幹,又翻到講解"陽事"的章節,看到"日禦一女為養生之道"的說法,險些笑出聲來,索性整段劃去,改作:"年少戒之在色,尤忌服助興丹藥。"

夜深人靜時,她翻出私藏的炭筆,在另張宣紙上畫起男性生理解剖圖。畫到一半突然停筆——這圖若流傳出去太過驚世駭俗。思忖片刻,她改畫了幅含蓄的經絡圖,将關鍵部位用雲紋遮掩,旁邊标注:"此間精氣所聚,勿受寒濕,忌緊衣束縛。"

《坤卷》的修訂更費心思。看到"産婦三日不食葷腥"的舊俗,她直接批注"謬矣";遇到"辨胎男女法",更是整頁撕下重寫。最讓她揪心的是"難産處置"章節,穩婆們竟建議用秤砣墜腹。她咬着筆杆回憶現代産科知識,最終繪了張産床姿勢圖,注明"墊高腰部,曲腿呼吸"八字要訣。

天光微亮時,伊爾哈揉了揉酸痛的腕子。她将改好的部分書稿藏進妝奁夾層,忽然想起什麼,又抽出《乾卷》另抄了份簡本。這份特意删去了露骨内容,隻留青春期常識與養生之道——正适合給隆科多啟蒙。

後來兩年裡,伊爾哈一直跟這兩本書較勁,有空就翻出來寫寫改改。直到康熙二十年才正式完稿。

"去佟府傳話,"她喚來心腹太監,将簡本塞進糕點匣子,"就說本宮新得了味茯苓糕的做法,讓隆科多嘗嘗鮮。"匣子底層,那冊改良版的《乾卷》靜靜躺着,扉頁還粘着張字條:"阿弟弱冠在即,閑時一觀。"

然後讓佟家将改良版的《乾卷》、《坤卷》多印一些送進來,這些書有些不被世人所容,不知道康熙得知後會是什麼表情,伊爾哈打算還是悄悄給孩子們看。

……

話說回現在,康熙十九年三月,承乾宮裡一株老梨樹剛冒出花苞,德嫔烏雅氏便發動了。産房内血腥氣混着安息香,德嫔咬着軟木,冷汗浸透了中衣。伊爾哈趕到時,正聽見接生嬷嬷驚呼:"阿哥怎地不哭?"

小小的嬰孩被倒提着拍打腳心,半晌才發出貓兒似的微弱哭聲。德嫔顧不得産後虛弱,掙紮着要看孩子:"讓我抱抱..."她指尖觸到嬰兒青白的臉色,心頭猛地一揪。

康熙賜名胤祚,希望孩子能健康長大。

好在太醫仔細診脈後,确認六阿哥隻是先天體弱,并無大礙。孫太醫捋着胡須寬慰道:"小阿哥脈象雖細弱,但根基尚穩。隻需仔細将養,待過了三歲,自然健壯如常。"

德嫔聞言,懸着的心總算落下一半。她低頭看着懷中熟睡的胤祚,孩子小小的胸膛随着呼吸微微起伏,雖比尋常嬰孩微弱些,卻也算平穩。伊爾哈站在一旁,悄悄松了口氣,順手将太醫開的補藥方子遞給德嫔的貼身宮女:"按方子煎服,藥材若不夠,隻管來永和宮取。"

康熙得知診斷結果後,特意命内務府撥了兩個經驗豐富的乳母來照料胤祚。每日清晨,禦膳房都會送來新鮮的羊乳,說是給孩子補元氣用。德嫔更是親力親為,連孩子的小衣裳都要親手摸過才放心。

說來也怪,這體弱的六阿哥雖吃得少,卻日日見長。滿月時稱重,竟比出生時重了兩斤有餘。德嫔喜極而泣,抱着孩子去奉先殿上了香,又特意帶着胤祚去永和宮給伊爾哈瞧。

"瞧瞧這小胳膊,"伊爾哈捏了捏胤祚藕節似的胖手臂,笑道,"哪還有半點體弱的樣子?"德嫔抿嘴一笑,将孩子往伊爾哈懷裡塞:"都是托娘娘的福。"原來那安神香荷包裡的藥材,伊爾哈都是挑的最上等的。

雖說德嫔已經平安生産,但六阿哥胤祚體弱,需得精心照料。德嫔每日親自盯着乳母喂奶、太醫請脈,連換尿布都要過問,實在分不出太多精力照看已經滿周歲的胤禛。

這日清晨,德嫔給胤禛換上嶄新的寶藍色小褂子,親手系好荷包,對乳母囑咐道:"從今兒起,每日辰時送四阿哥去永和宮,酉時再接回來。"說着又往孩子懷裡塞了個布老虎,"這個帶給昭甯妹妹玩。"

胤禛還不懂這意味着什麼,隻當是去玩耍,樂呵呵地跟着乳母往外走。德嫔站在廊下目送,直到那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宮道拐角,才轉身回屋照看正在啼哭的胤祚。

永和宮這邊,伊爾哈早就命人備好了胤禛愛吃的奶糕。昭甯公主聽說小夥伴要來,興奮地把自己的玩具都搬了出來。當胤禛邁着小短腿跨進殿門時,昭甯立刻撲上去拉住他的手:"四弟弟!"

起初幾日,胤禛每到傍晚就鬧着要回承乾宮。伊爾哈便讓乳母提前半個時辰帶他去禦花園玩,摘些新鮮的花草帶給德嫔。漸漸地,小家夥把永和宮也當成了家,甚至會主動拉着伊爾哈的衣角喊"佟娘娘"。

德嫔雖忙着照料胤祚,卻也沒忘了長子。每日胤禛回來,她都要仔細詢問孩子吃了什麼、玩的開不開心。

六阿哥滿百日那天,德嫔終于得了空,親自去永和宮接胤禛。一進門就看見兒子正有模有樣地握着毛筆亂畫,昭甯在旁邊幫着磨墨,兩個小家夥臉上都沾滿了墨迹。伊爾哈見她來了,如見救星:"快把你家小祖宗領走,我這永和宮的宣紙都快被他禍害完了!"

……

清明時節,禦花園裡新柳吐綠,桃李争豔。伊爾哈特意選了二十這日休沐,天剛蒙蒙亮就帶着五個小娃娃出了永和宮。

胤祉和胤禛穿着同款的靛青小褂子,像兩隻小尾巴似的綴在伊爾哈身後。榮憲和端靜手拉着手走在中間,兩個小丫頭今日都梳了雙丫髻,發間纏着嫩綠的柳條。昭甯年紀最小,被乳母抱在懷裡,手裡攥着個蝴蝶風筝不撒手。

"佟娘娘,看!"胤禛突然指着假山後一叢野花,小臉興奮得通紅。伊爾哈彎腰摘了一朵别在他衣襟上,順手也給胤祉戴了一朵。兩個孩子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咯咯笑成一團。

剛走到臨溪亭,就聽見遠處傳來清脆的鈴铛聲——是純禧帶着胤褆、胤礽趕來了。十五歲的純禧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手裡卻還孩子氣地晃着個五彩風車。胤褆腰間别着木劍,活像個少年将軍;胤礽則捧着本書,邊走邊看,險些撞到樹上。

"太子弟弟!"榮憲歡叫着撲過去,一把抱住胤礽的腿。小太子這才回過神,笑着把書塞給太監,從袖中掏出包松子糖分給弟妹們。

伊爾哈指揮太監們在草坪上鋪開青氈,又命人架起烤架。禦膳房早備好了各色肉串,切得小小的,正适合孩子們拿。昭甯趁人不備,偷偷舔了口生肉醬,辣得直吐舌頭,被胤褆笑着抱去溪邊漱口。

風筝很快飛上了天。胤礽的蒼鷹風筝飛得最高,引得弟弟妹妹們陣陣歡呼。胤禛和昭甯共放一個蝴蝶風筝,卻總纏在一起,最後索性扔了線軸,在花叢裡追起真蝴蝶來。

肉香飄散時,伊爾哈發現胤祉不見了。找了一圈,才發現小家夥蹲在桃樹下,正把掉落的桃花瓣往荷包裡裝。"給德娘娘的,"他仰起小臉解釋,"德娘娘不能來,聞聞花香也好。"

日頭西斜時,玩累的孩子們橫七豎八地躺在氈子上。胤禛枕着胤褆的肚子睡着了,手裡還攥着半串沒吃完的烤肉。伊爾哈輕輕給他蓋上小鬥篷,轉頭看見胤礽正教純禧和榮憲用草莖編螞蚱,夕陽給他們的側臉鍍了層金邊。

回宮的路上,昭甯趴在乳母肩頭睡得香甜,發間還粘着片花瓣。

……

清明過後,紫禁城的春光愈發濃烈。這日康熙踏着暮色來到永和宮,剛跨進院門就被一群小娃娃圍住了——胤禛抱着他的腿要舉高高,昭甯舉着剛畫的花鳥圖邀功,連一向穩重的榮憲都忍不住扯了扯皇阿瑪的袖子,想讓他看自己新學的刺繡。

伊爾哈倚在廊下看着這熱鬧景象,手裡團扇半掩着笑意。直到孩子們被乳母帶去用點心,康熙才得空坐到她身邊,順手從案幾上拈了塊她愛吃的桂花糕。

"朕想着,"康熙抿了口茶,突然道,"該大封六宮了。"他目光掃過院子裡嬉鬧的孩子們,"惠嫔撫養胤褆有功,宜嫔誕育胤祺,榮嫔照看公主們盡心,德嫔連育兩子...都該晉妃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