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排球少年/及菅]尺玉之響 > 第18章 第 18 章

第18章 第 18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搞清楚作者想要如何呈現自己的作品,是編輯工作最重要的環節。

這是菅原向後輩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也是他的經驗之談。

能問出作者想要什麼風格甚至具體到對裝幀排版等細節的要求,接下來的工作便會非常順利;但作者若是聲稱自己沒有想法,往往就是麻煩的開始。斷臂的維納斯之所以美,是因為她能容納人們的所有想象;要是非得給她裝上雙手,任何方案都免不了被指指點點——

盡管菅原的工作風格以耐心細緻見長,但他最害怕聽到的回答就是“都可以”,結果一般是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

“不知道及川先生對自己的攝影集,有什麼規劃或者想法?”

拜托,千萬不要是“都可以”。

他的緊繃被及川看在眼裡。攝影師用手指點了下桌上他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可以先看看你的方案嗎?”

這個回答并沒有比“都可以”好多少,但菅原也沒有什麼拒絕的理由。他将文件夾朝着及川的方向翻開,裡面貼着的彩色便利貼和紙樣躍動起來,像是揮着翅膀的蝴蝶。

眼前這一幕和回憶中某個畫面短暫交疊,兩人都愣了一下。先反應過來的菅原語速略快地開口道:

“最常規的方法是将作品按照時間來排列,拍攝的先後或者分成白天和黑夜兩部分,類似這樣的方式。”

“編輯先生看過之前出版的那本。”

及川幾年前在歐洲出過一版攝影集,将一整年的照片根據時序排列,和他的畢業作品思路一緻。

“是的,拜托了同事幫忙找來作參考。及川先生想要換一種方式的話……”菅原向後翻了幾頁,“是否可以考慮按照色彩或者拍攝的重點排列,比如冰川、天空和海之間有藍色的變化,由淺入深。”

方案附了簡單的示意圖,一目了然。甚至還有粗略的顔色序列,都是菅原從能收集到的照片中提取出來的。

但他觀察及川的反應,這個方案似乎不太能打動對方。

于是他又翻了兩頁:“或者……讓及川先生的鏡頭做讀者的向導,通過及川先生的經曆,帶着大家領略南極大陸的不同側面……”

這是跳脫編輯身份之外,他最喜歡的方案。

初見的南極和想象有什麼不同,第一次看到極光的心情,極夜和極晝是什麼樣的體驗……

紙頁上簡單地羅列了一些想法,也是菅原想知道答案的問題。

在南極和阿根廷生活了七年的及川看到了怎樣的風景,經曆了哪些事情……他想讓他用照片來講述。

及川聽着菅原的說明,伸手抽走了文件夾上夾着的筆。

“可以在這裡畫嗎?”他等菅原點了頭,下筆在空白處畫出南極大陸的輪廓,而後在突出的部分圈了個标記,“我第一次工作的地方是阿根廷的聖馬丁站,從南極半島上的陸。這裡各國科考站都離得很近,大家時不時會互相串門,我們還經常去中國人那裡蹭飯……”

最後及川的标記跟着他的叙述繞了大陸一圈,中間還有一段從南極點往返的軌迹。

“這麼來做攝影集挺有意思的。”他放下筆,看向菅原,“編輯先生果真很厲害。”

厲害的編輯先生已經從包裡找出另外一支筆,在随身的筆記本上快速書寫:“及川先生能記得每張照片的拍攝地點嗎?”

“有記錄,可以精确到經緯度。”見菅原的筆尖頓了頓,及川補充道,“一開始是工作需要,後來就養成了習慣。”

“好的,我需要根據今天讨論的結果修改一下企劃書。”菅原思考了下,又接着寫了幾行,“及川先生大概想選多少張照片呢?”

“這倒是沒想好。不過回國前我讓在東京有工作室的學弟幫忙洗了一些,可以從裡面先挑一挑。”及川在手機裡翻找了一會,把屏幕轉向菅原,“工作室的地址是這個。”

菅原看了一眼:“離這裡不選,就三公裡左右吧。”

“那就要看編輯先生的優先級了。”及川攤了攤手,“先回去修改企劃書,還是先去看看照片。”

菅原合上筆記本:“自然是先去領略南極的風光。”

三公裡對于城市來說是個有點尴尬的距離,步行太遠,打車太近,若是需要換乘公共交通又太折騰。

幸而菅原把自己的車開了出來——是剛工作時買的二手車,本來想着臨時用于代步,開得久了有些感情,便一直沒換。

及川把自己高挑的身量勉強地塞進了狹窄的副駕駛座,在菅原坐進車裡之前。

“抱歉,之前後座要放東西,就把座椅往前調了。”菅原發現了及川的局促,試圖指導他将座椅往後推一些,“下方有個滾輪,及川先生有找到嗎?”

及川的右手在車座下來回摸了幾圈,搖了搖頭。

“那……”菅原解開自己的安全帶,“失禮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