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和熹 > 第63章 寬和愛民

第63章 寬和愛民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洛陽上林苑,秋陽正暖,金風不燥。

禁衛褪去朱漆栅欄,猩紅的木柱堆疊如山,在晨光中泛着黯淡餘晖。傳旨的監農官身披绯袍立于田壟之上,袍角随風飄揚,聲如洪鐘:

“奉陛下與皇後之诏,自今日起,上林苑中果木,不入貢、不設稅,百姓可自行采摘,永世無禁!”

話音未落,人群如潮水般歡騰起來。

一位花白胡須的老農跌跌撞撞走入林中,手指還沾着田土。他顫巍巍撿起一枚剛落地的柰果,那果皮光潔,陽光一照,竟泛起赤玉般的溫光。他怔怔望着它,半晌不敢動,仿佛怕這一切隻是虛幻的夢。

“當真……不征稅?不算偷?”

監農官朗聲再道:“自今而後,果屬于民。天子開苑以赈饑,皇後節儉以安民。民食其果,乃順天應德!”

老農熱淚縱橫,伏地而拜。林中孩童們已雀躍着奔上枝頭,笑聲清脆得如晨鐘初鳴,驚起幾隻白鹭撲翅而飛,振翅間雪羽翻湧,如春雪驟灑。廣成苑深處,一片櫻桃林早已紅透,如雲墜地,數位貧婦衣襟塞滿熟果,黝黑面龐泛着绯紅,如得天降之恩澤。

青州,連年水患之後,旱田龜裂如龜紋。此刻,三府衙門前,人頭攢動。

掾吏披卷執簡,立于階上,朗聲宣布:“奉皇後娘娘新制,凡因災失耕之家,持冊入列者,可領粟種一鬥;家中無牛者,由官府雇人助耕,春耕前交賬不算利!”

人群中,一個佝偻瘦小的老翁雙目通紅,突然跪下,手中顫顫拎着一隻破籮:

“小人的牛……去年冬天被臨淄張家強奪,至今尚未讨還……”

掾吏眯起眼,冷笑一聲,将一卷檀皮名冊重重擲在案幾上:“張氏?其人名列冊上。今日午時,已下獄。”

衆人嘩然。

隻見那名冊末尾,一方丹鳳紋章赫然鮮紅,正是“鄧皇後禦押”。

老翁手指哆嗦着摩挲那方鳳印,似不敢相信竟有此等青天。良久,長跪叩首,泣不成聲:“娘娘恩德,小人來世……也要種粟供漢!”

風起紙角翻,民聲如潮。

官吏低頭望着那些名冊,望着那些印着“施耕赈貸”“豪強整肅”的鳳紋制度,心頭仿佛點燃一盞燈,這是世間少有的“先憂民、後安宮”的帝後,這是一部真正載入史冊的“永元新政”。

百姓走出饑馑的陰影,田壟間重燃秧綠,苑林中灑滿孩童笑聲。正如上林苑中新寫的碑銘:

“皇恩如雨,綏風四起;德政循民,萬井生春。”

九江郡,江風帶雨,萬頃蘆蕩翻浪如銀。

蘆葦深處,一隻扁舟靜泊在水霧之中。漁婦挽起褲腳,赤足踩在渾濁泥水中,力道十足地将撒網收攏,隻見網中一條金脊青腹的鳜魚撲棱着掙動,水珠濺起,在晨曦下晶瑩如玉。

“又是一尾肥的!”她将魚倒進竹簍,發髻上斜插的木簪也随之晃動,眉梢眼角全是壓不住的笑意。

此時,一陣鑼聲驟然響起,遠遠近近皆可聽聞:

“咚——咚——咚——”

蘆葦蕩的岔口,一名裡長正氣喘籲籲地奔走于淺灘與田埂之間,手中銅鑼幾欲敲裂,聲音在葦海中連綿不絕。他衣袍早被濕氣打透,卻顧不得停歇,聲如洪鐘:

“聖上有诏——凡災年受水患之地,百姓可自由漁獵三載!免田租、免徭役、免官稅!”

一語落地,如石投湖。

蘆蕩深處傳來一聲哨響,不多時,一群少年從葦間奔出,有的提着簸箕,有的背着竹簍,笑喊着互相追逐。

“快!水退了,藕露出來了!”

泥沼邊,一個瘦小少年俯身探入淤泥,雙手用力拽起一根蓮藕,竟長達三尺有餘,胖乎乎的如臂膀一般,他驚喜大叫:

“阿母!快看呐!這根比我腿還粗!”

他身後的女子已快步跑來,望着兒子泥水滿身、卻笑得露出虎牙的模樣,眼眶一紅,嘴角卻止不住上揚。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